化學合成類制藥廢水處理工程的工藝設計(4)
3.3 工藝流程 該項目的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見下圖。 3.4 工藝流程說明 根據原水水質水量數據分析,對各生產車間收集的廢水通過分質預處理,再通過生化系統進行處理后達標排放。 (1)高濃度廢水水量為131.3m3/d,統一收集到集水池1,用泵提升至調節池1,在調節池1內進行水質水量調節,同時進行pH調整,然后泵入多維電催化氧化設備。 多維電催化氧化設備基于電化學技術原理,利用電解催化反應過程中生成的強氧化粒子(•OH、•O2、H2O2等),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無選擇地快速發生鏈式反應,進行氧化降解。設備結構是在傳統的二維電解電極間裝填粒狀工作電極,形成多維電極結構。對高分子、多基團、結構穩定、難降解、有毒、有害的有機物降解具有獨特的優勢。其主要特點是:陽極采用鈦基涂層電極(DSA陽極),極板表面擔載有多種催化物質涂層,具有高效、長壽命特點。在陰、陽極間充填了附載有多種催化材料的導電粒子和不導電粒子,形成復極性粒子電極,提高了液相傳質效率和電流效率。該技術方法是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的新工藝之一。 (2)多維電催化氧化設備出水自流入中間池,中間池的水直接泵入蓬松床高效微電解。蓬松床微電解是基于先進的二元三相脈沖流態化技術研究開發的最新一代環保新產品,由鐵炭塔和一套全自動的蓬松和反洗系統組成,可有效避免床體板結,實現高效處理,是對傳統固定床的重大改進與提高。微電解產生的Fe2+和電催化反應產生的H2O2又可產生芬頓反應,進一步降解COD。 該產品解決了原來固定床工作時的種種缺點與弊病,又保持并提高了固定床的優良推流性,其平均效率比固定床要高出10%以上,是一種先進的新一代水污染治理環保產品。微電解出水自流進入混凝沉淀池(加Ca(OH)2、絮凝劑及助凝劑),由于前面多維電催化已將難降解的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微電解氧化及后續的混凝沉淀工藝段可大幅去除COD,同時鹽分的去除也在20%以上,混凝沉淀出水進入調節池2。 |
相關文章
- 《氨法煙氣脫硫工程通用技術規范》(HJ 2001—2018)2018-01-31
- 2018年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及示范工程名錄2018-12-14
- 我國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現狀研究2019-06-05
- 最全工業廢水處理方法技術詳解2019-06-20
- 城市污水處理廠一級A提標改造工程進展2019-09-10
- 中國國際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峰會2022-08-2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