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及其工業源頭控制技術
1 前言 PM2.5細顆粒物是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也是引起環境、氣候變化的重要因素,大氣中顆粒物的粒徑變化范圍很大,按粒徑大小顆粒物可分為降塵、總懸浮顆粒物(TSP)、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其中的PM2.5就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見圖1)。雖然PM2.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人體健康等有著重要的影響。PM2.5對光的散射作用比較強,在不利的氣象條件下很容易導致灰霾形成,這就是空氣看起來不透澈的原因,同時PM2.5也是引起一系列人體健康問題的罪魁禍首。 2 國內外關于PM2.5對人體健康危害的研究 一般認為,粒徑在10μm以上的顆粒物,會被擋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徑在2.5~10μm之間的顆粒物,能夠進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過痰液等排出體外,另外也會被鼻腔內部的絨毛阻擋,對人體健康危害相對較小;而粒徑在2.5μm以下的細顆粒物即PM2.5,被吸入人體后會直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為1000小時左右、傳輸距離可達上千公里,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國內外有很多這方面的研究。國內的環境衛生專家潘小川教授曾研究了大氣中PM2.5濃度與心血管急診人數的關系,在2004年至2006年期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總共接待了8377名心血管病急診患者(見表1中的急診人數,以及空氣污染數據及天氣情況的統計數據)。表1中可見,這一時間段的平均SO2和NO2濃度均低于國家“良”級空氣質量標準限定的最高值(60μg/m3和80μg/m3),而PM2.5平均濃度為121.58μg/m3,遠高于世衛組織認定的安全值(10μg/m3)。 此外,從表1中還可發現,當觀測點的PM2.5日均濃度增加時,在距觀測點約4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血管病急診患者數量也相應增加。雖然PM10和PM2.5都是心血管病發病的危險因素,但PM2.5的影響顯然更大。在PM2.5污染值最高的一天,心血管病急診患者數量達到了最高的26人。 |
相關文章
- 制藥行業廢水污染控制技術(醫藥環保)2015-03-25
- 鋼鐵重金屬行業廢水污染控制技術(冶金環保)2015-04-07
- 印染、紡織行業廢水污染控制技術(印染環保)2015-04-27
- 《汽車內飾產品環境污染物控制技術要求標準》2015年年底頒布2015-06-16
- 石化行業廢水污染過程控制技術2017-09-04
- 環保部:《黃金行業氰渣污染控制技術規范(HJ 943—2018)》2018-03-23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