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土壤污染修復用這些技術來支撐
時間:2016-06-14 15:10來源:環境報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土壤污染修復用這些技術來支撐
![]()
2016年5月31日,國務院印發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十條”明確提出,實行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終身責任制,并明確2017年底前出臺有關責任追究辦法。
目前,我國土壤修復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據統計,我國土壤修復占國內GDP的比例不到0.01%,遠低于歐美市場0.3%的水平。土壤修復市場雖然處于萌芽階段,但發展態勢良好。2015年全國土壤修復合同簽約額達到21.28億元,比2014年的12.74億元增長67%。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企業從2010年的10多家增加到近1000家,從業人員從約2000人增加到近1萬人,項目數量累計達300多項。
優先在行業內布局的規模化企業北京建工、高能環境、永清環保、杭州大地、凱天環保等公司將率先受益。這些企業有實力從模式和技術上尋求突破,打破技術與資金兩大發展瓶頸,迅速提高行業技術水平,解決資金問題,擁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
物理修復技術:省錢、高產、可持續
物理分離修復特點和應用:物理分離技術主要應用在污染土壤中無機污染物的修復技術上。它最適合用來處理小范圍內射擊場污染的土壤,從土壤、沉積物、廢渣中分離重金屬、清潔土壤、恢復土壤正常功能。大多數物理分離修復技術都有設備簡單、費用低廉、可持續高產出等優點,但是在具體分離過程中,其技術的可行性,要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
蒸氣浸提修復特點和應用:該技術能夠原位操作,比較簡單,對周圍的干擾能夠限定在盡可能小的范圍之內;非常有效地去除揮發性有機物;在可接受的成本范圍之內能夠處理盡可能多的受污染的土壤;系統容易安裝和轉移;容易與其他技術組合使用。浸提技術主要用于揮發性有機鹵代物和非鹵代物的修復,通常應用的污染物是那些亨利系數大于0.0或蒸氣壓大于66.7Pa的揮發性有機物,有時也應用于去除環境中的油類、重金屬及其有機物、多環芳烴等污染物。在美國,蒸氣浸提幾乎已經成為修復受加油站污染的地下水和土壤的“標準”技術。限制土壤蒸氣浸提技術應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下層土壤的異質性、土壤的滲透性、地下水位以及排出的氣體需要進行進一步處理等。
電動力學修復特點與應用:電動力學技術主要用于低滲透性土壤(由于水力傳導性問題,傳統的技術應用受到限制)的修復,適用于大部分無機污染物,也可用于對放射性物質及吸附性較強的有機物的治理。電動力學技術可以有效地去除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重金屬離子,也可以去除土壤中強吸附性的極性有機化合物,如苯酚和乙酸等。最新的發展趨向是將電動力學技術與其他技術相結合,強化電動力學修復。
熱力學修復特點與應用:高溫原值加熱技術主要處理的污染物有半揮發性的鹵代有機物和非鹵代有機物、多氯聯苯以及密度較高的非水質的液體有機物。低溫原位加熱處理的污染物主要有半揮發性的鹵代物和非鹵代物以及濃的非溶性的液態物質,揮發性有機物也可以用此方法進行處理。此外,原位電磁波加熱修復技術屬于高溫原位加熱技術,它利用高頻電壓產生的電磁波能量對現場土壤進行加熱,利用熱量強化土壤蒸氣浸提技術,使污染物在土壤顆粒內解吸而達到修復污染土壤的目的。
化學修復技術:方式多樣、適用性強,防止二次污染是關鍵
固化—穩定化技術特點與應用:該技術是將污染物在污染介質中固定,使其處于長期穩定狀態,固定化技術是將污染物囊封入惰性基材中,或在污染物外面加上低滲透性材料,通過減少污染物暴露的淋濾面積達到限制污染物遷移的目的;穩定化是指從污染物的有效性出發,通過形態轉化,將污染物轉化為不易溶解、遷移能力或毒性更小的形式來實現無害化,以降低其對生態系統的危害風險。是較普遍應用于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快速控制修復方法,對同時處理多種重金屬復合污染土壤具有明顯的優勢。其優點為固化技術具有工藝操作簡單、價格低廉、固化劑易得等。固化產物方便進行運輸;而穩定化不一定改變污染土壤的物理性狀,從而提高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系統的總體效率和經濟性。由此可見,穩定化技術有望成為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領域的主力。
化學淋洗修復技術特點與應用:土壤淋洗修復技術是將水或含有沖洗助劑的水溶液、酸P堿溶液、絡合劑或表面活性劑等淋洗劑注入污染土壤或沉積物中,洗脫和清洗土壤中的污染物的過程。淋洗的廢水經處理后達標排放,處理后的土壤可以再安全利用。適用于重金屬污染或多污染物混合污染介質。其優點為:適用性強,目前這種離位修復技術在多個國家已被工程化應用。其缺點為需要用水,所以修復場地要求靠近水源,同時因需要處理廢水而增加成本。
氧化—還原技術特點與應用:該技術是通過向土壤中投加化學氧化劑(Fenton試劑、臭氧、過氧化氫、高錳酸鉀等)或還原劑(SO2、FeO、氣態H2S等),使其與污染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來實現凈化土壤的目的。適用于土壤和地下水同時被有機物污染的修復。運用化學還原法修復對還原作用敏感的有機污染物。其優點為使用該技術清理污染源區的速度相對較快,通常需要3~24個月的時間。技術缺點為零價鐵還原脫氯降解含氯有機化合物技術的應用還存在諸如鐵表面活性的鈍化、被土壤吸附產生聚合失效等問題。
光催化降解技術特點與應用:土壤光催化降解(光解)技術是一項新興的深度土壤氧化修復技術,可應用于農藥等污染土壤的修復。土壤質地、粒徑、氧化鐵含量、土壤水分、土壤pH值和土壤厚度等對光催化氧化有機污染物有明顯的影響:高孔隙度的土壤中污染物遷移速率快,黏粒含量越低光解越快;自然土中氧化鐵對有機物光解起著重要調控作用;有機質可以作為一種光穩定劑;土壤水分能調解吸收光帶;土壤厚度影響濾光率和入射光率。
|
相關文章
- 《土壤和沉積物 硫化物的測定 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HJ 833—2017)2017-08-03
- 《土壤和沉積物 半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HJ 834-2017)2017-08-03
- 《土壤和沉積物 有機氯農藥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HJ 835-2017)2017-08-03
- 關于印發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樣品分析測試方法系列技術規定的通知2017-11-06
- 《土壤污染防治先進技術裝備目錄》(征求意見稿)2017-12-01
- 土壤污染防治先進技術裝備目錄2018-01-03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