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土壤污染修復用這些技術來支撐(2)
時間:2016-06-14 15:10來源:環境報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土壤污染修復用這些技術來支撐
電化學動力學修復技術特點與應用:電動力學修復(簡稱電動修復)是通過電化學和電動力學的復合作用(電滲、電遷移和電泳等)驅動污染物富集到電極區,進行集中處理或分離的過程。適用于銅、鉻等重金屬、菲和五氯酚等有機污染土壤修復。其優點為電動修復速度較快、成本較低,特別適用于小范圍的黏質的多種重金屬污染土壤和可溶性有機物污染土壤的修復。缺點為對于不溶性有機污染物,需要化學增溶,易產生二次污染。發展電動強化的復合污染土壤聯合修復技術將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植物修復技術:適用大范圍治理,兼有生物能源功能
植物修復技術包括利用植物超積累或積累性功能的植物吸取修復 、利用植物根系控制污染擴散和恢復生態功能的植物穩定修復、利用植物代謝功能的植物降解修復 、利用植物轉化功能的植物揮發修復 、利用植物根系吸附的植物過濾修復等技術。適用于重金屬、農藥、石油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炸藥、放射性核素等。其中,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植物吸取修復技術在國內外都得到了廣泛研究,已經應用于砷、鎘、銅、鋅、鎳、鉛等重金屬以及與多環芳烴復合污染土壤的修復,并發展出包括絡合誘導強化修復、不同植物套作聯合修復、修復后植物處理處置的成套集成技術。
技術優點:植物修復技術不僅應用于農田土壤中污染物的去除,而且同時應用于人工濕地建設、填埋場表層覆蓋與生態恢復、生物棲身地重建等。近年來,植物穩定修復技術被認為是一種更易接受、大范圍應用、并利于礦區邊際土壤生態恢復的植物技術,也被視為一種植物固碳技術和生物質能源生產技術。
缺點:雖然開展了利用苜蓿、黑麥草等植物修復多環芳烴、多氯聯苯和石油烴的研究工作,但是有機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技術的田間研究還很少,對炸藥、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研究有待加強。
聯合修復技術:發揮組合優勢,破解治理難題
微生物/動物—植物聯合修復技術:微生物(細菌、真菌)—植物、動物(蚯蚓)—植物聯合修復是土壤生物修復技術。
化學/物化—生物聯合修復技術:發揮化學或物理化學修復的快速優勢,結合非破壞性的生物修復特點。化學淋洗—生物聯合修復是基于化學淋溶劑作用,通過增加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而提高生物修復效率。這些技術多處于室內研究的階段。
|
相關文章
- 《土壤和沉積物 硫化物的測定 亞甲基藍分光光度法》(HJ 833—2017)2017-08-03
- 《土壤和沉積物 半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HJ 834-2017)2017-08-03
- 《土壤和沉積物 有機氯農藥的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HJ 835-2017)2017-08-03
- 關于印發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樣品分析測試方法系列技術規定的通知2017-11-06
- 《土壤污染防治先進技術裝備目錄》(征求意見稿)2017-12-01
- 土壤污染防治先進技術裝備目錄2018-01-03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