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消霾可行嗎?
全球環保研究網訊,1月12日~1月14日,北京市、河北省又遭遇了大范圍的霧霾天。就在2105年第一場霧霾發生之時,國家發改委和中國氣象局在1月12日聯合印發了關于《全國人工影響天氣發展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的通知。 根據《規劃》,將在北京周邊建設國家級人工影響天氣云霧物理實驗室,有針對性地開展氣溶膠、云、霧、降水和人工影響天氣重大基礎性和關鍵技術研究。 那么,人工消霾能收到預期效果嗎?依靠人工消除霧霾,真的能洗凈灰色的天空嗎? 規劃:北京牽頭探索人工消霾 根據《規劃》,通過實施北京市人工影響天氣建設一期、二期工程,北京市人工影響天氣的作業能力增強,科技水平明顯提高。 《規劃》的目標是,到2020年,我國將建立較為完善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人工增雨(雪)作業年增加降水600億立方米以上……人工消減霧、霾試驗取得成效。 為何選擇北京進行人工消霾實驗?《規劃》認為,在2008年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開(閉)幕式、2009年國慶60周年首都慶祝活動等氣象保障工作中,北京市組織協調華北5省(區、市)的人工影響天氣力量科學構筑人工消減雨防線,成功保障了活動的正常進行。而北京市又是華北地區的核心城市,為人工消霾實驗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 此前,中國氣象局印發的《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中提到,2015年,全國各地氣象部門將形成人工影響天氣改善空氣質量作業能力,在重污染天氣條件下能夠采取可行的氣象干預措施,如人工催雨等以消減霧霾。 這也意味著,未來,當華北地區遭遇霧霾侵襲時,有關部門可以做到重污染天能人工催雨消霾。 爭議:人工消霾可行嗎? “通過人工影響天氣的方式有效消除霧霾的具體做法有兩種:人工增雨和人工消霧。”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告訴記者,在重度霧霾天氣,如果能實現人工降雨和人工消霧,確實能起到消除或者減輕霧霾的效果。 “然而,人工影響天氣還屬于科學實驗階段,而且只是對局部地區的天氣起到干預,人工作業只是針對某個地段,例如以舉辦國慶閱兵式的天安門廣場或舉辦奧運會開幕式的國家體育場附近為目標實施人工驅云消雨,尚不能對于大范圍的天氣過程實施有效的影響。目前有效的人工消霧在機場范圍內都很難實現,在城市范圍實施人工消霧就更不可能。”彭應登指出,人工增雨是在一定條件下使本來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發而降水,或者使那些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而增加降水量。所以說,在云水條件具備的前提下,人工增雨比人工消霧相對容易實現。 北京市氣象局的相關專家也從另一方面肯定了這一觀點。專家指出,世界其他國家對于人工消霾的研究仍屬空白,可以說,人工消霾是中國首創,因此還需要進一步摸索。但是,人工消霧的研究在很多國家都得到過成功應用。俄羅斯就曾經使用過液氮進行人工消霧。 這位專家指出,目前,我國正在進行通過人工消霧來實現減霾的實驗。但遺憾的是,實驗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主要是由于人工消霧對濕度等環境要求很高。比如1月14日,北京局部地區降雪,空氣濕度較大。1月15日,北京出現霧霾。這種天氣條件下,就有條件利用液氮進行人工消霧減霾。 但事實上,發生霧霾時,尤其是秋冬季出現的霾天氣,大多是因為“久晴必霾”,空氣濕度等條件無法滿足人工消霧的要求,難以實施。 對于人工增雨,此前,中國氣象局一專家曾表示,霧霾條件下人工增雨的難度較大。目前或許會在極為特殊的局地霧霾的情況下,對能見度做一些試驗,但采取人工方式緩解大范圍霧霾的可能性很小。長久以來,人工增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加水資源或者對抗干旱,并沒有專門針對凈化空氣進行過操作,對于下多大的雨才能清除霧霾等問題,都需要經過試驗評估。 彭應登則認為,目前,人工增雨的理論和技術方法總體上還處于探索和試驗研究階段。“北京市近十多年來為保障1999年國慶閱兵和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等重大活動有良好的天氣,曾在北京周圍開展過多項人工影響天氣的試驗,取得了一些局地增雨的經驗,但在城市范圍的增雨有效性未有什么實質性的突破。” |
相關文章
- 視頻丨格拉斯哥COP26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接受中外媒體采訪2021-11-11
- 工業廢水零排放的宏觀環境政策有哪些?2023-07-05
- 工業廢水零排放主要政策趨向?2023-07-05
- 鎳鈷錳三元廢舊電池黑粉原料渠道2023-08-25
- 生態環境部《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答記者問2024-09-12
- 《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與自愿減排市場銜接工作的通知》答記者問2024-09-1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