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科技司負責人就《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答問
為充分發揮生物燃料乙醇產業對優化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根據《可再生能源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3〕37號)有關要求,經國務院同意,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十五部委下發了《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發改能源[2017]1508號,以下簡稱《方案》)。國家能源局科技司負責人就《方案》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請介紹《方案》出臺的背景和考慮? 答: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在有力保障市場供應的同時,也帶來了政策性庫存高企等問題,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有關地方政府和專家紛紛建言獻策,建議參考國際經驗,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消費,調節糧食供求,有效處置超期超標等糧食,提高國家糧食安全水平,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此背景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會同財政、農業、糧食等部門組織力量進行了反復研究論證,認為當前的確具備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時機和條件。 一是轉型有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明確提出“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要求,指明了綠色低碳的能源轉型戰略方向。在此指引下,近年來,我國可再生電力發展勢頭迅猛,截至2016年底,光伏、風電、水電等可再生電力裝機已占我國電力總裝機的34.6%,可再生電力消納量已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5.4%,有力推動了國內電力供給結構的持續優化。相比較而言,我國可再生液體燃料發展則明顯滯后,2016年實際消費量僅約300萬噸,不到全國成品油消費的1%,已成為當前能源轉型的突出短板,亟待加快發展。 二是原料有保障。據有關權威機構測算,我國每年產生的超期超標等糧食可支撐一定規模的生物燃料乙醇生產。此外,國際市場玉米和木薯年貿易量達1.7億噸,5%即可轉化生物燃料乙醇近300萬噸。國內每年可利用的秸稈和林業廢棄物超過4億噸,30%即可生產生物燃料乙醇2000萬噸。這些都為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消費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 三是產業有基礎。我國生物燃料乙醇產業經過十多年發展,以玉米、木薯等為原料的1代和1.5代生產技術工藝成熟穩定,以秸稈等農林廢棄物為原料的2代先進生物燃料技術已具備產業化示范條件。行業整體技術裝備水平居于世界先進國家行列,同時培養和儲備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此外,國內車用乙醇汽油試點推廣也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形成了適合國情、可以復制的發展模式,為進一步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奠定了堅實基礎。 鑒于此,編制出臺了《方案》。 問:請介紹世界生物燃料乙醇產業發展和車用乙醇汽油推廣使用的基本情況? 答:新世紀以來,能源安全和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制約可持續發展的焦點問題,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快了開發綠色可再生能源的步伐。其中,生物燃料乙醇以其具有的可再生、環境友好、技術成熟、使用方便、易于推廣等綜合優勢,成為替代化石燃料的理想汽油組分。為加快生物燃料乙醇等生物質能產業發展,世界各國大都成立專門管理機構,負責產業政策制定以及發展管理,如巴西“生物質能委員會”、美國“生物質能管理辦公室”、印度“國家生物燃料發展委員會”等。很多國家還制定了中長期發展規劃,如美國“能源農場計劃”,巴西“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計劃”,法國“生物質發展計劃”,日本“新陽光計劃”,印度“綠色能源”工程等。在此推動下,世界生物燃料乙醇生產消費規模快速增長,從2005年的3628萬噸,增加到2016年的7915萬噸。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推廣生物燃料乙醇和車用乙醇汽油,年消費乙醇汽油約6億噸,占世界汽油總消費的60%左右。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生物燃料乙醇生產消費國,主要原料為玉米。據美國可再生燃料協會數據,2016年全美生物燃料乙醇總產量達4554萬噸。通過立法,車用乙醇汽油在美國應用已實現全覆蓋,有效提高了能源安全水平,減少了機動車有害物質排放,年減排二氧化碳超過4350萬噸,增加就業崗位40萬個。巴西是全球生物燃料乙醇第二大生產消費國,也是最早實現車用乙醇汽油全覆蓋的國家,主要原料為甘蔗。目前,巴西生物燃料乙醇已替代了國內50%的汽油。歐盟早在1985年就開始使用乙醇含量5%的車用乙醇汽油。2016年,歐盟生物燃料乙醇產量為409萬噸。根據規劃,2020年生物燃料在歐盟交通運輸燃料消費總量所占的比重將至少達到10%。 國際經驗表明,發展生物燃料乙醇可以為大宗農產品建立長期、穩定、可控的加工轉化渠道,提高國家對糧食市場的調控能力。同時,生物燃料乙醇產業也是處置超期超標等糧食的有效途徑。巴西通過甘蔗-糖-乙醇聯產,根據國際市場蔗糖價格調節汽油中乙醇摻混比例,同時大力推廣乙醇汽車,擴大乙醇消費量,保障了國內甘蔗價格和糖價的穩定,維護了農民利益;美國通過生物燃料乙醇產業需求,持續拉動國內玉米生產、提高農民收入和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形成了糧食生產和消費的良性循環發展的局面。這些寶貴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問:請介紹我國生物燃料乙醇產業發展和車用乙醇汽油試點推廣的有關情況? 答:我國生物燃料乙醇產業發展始于“十五”初期,2001年為了解決大量“陳化糧”處理問題,改善大氣及生態環境質量,調整能源結構,經國務院同意,啟動了生物燃料乙醇試點。從“十一五”起,根據形勢變化暫停了糧食燃料乙醇發展,陸續在廣西、內蒙古、山東、河南等地建成多個非糧燃料乙醇示范項目或產業化裝置。截至目前,我國生物燃料乙醇年消費量近260萬噸,產業規模居世界第三位。全國已有11個省區(包括黑龍江、河南、吉林、遼寧、安徽、廣西6省(區)全境和河北、山東、江蘇、內蒙、湖北5省的31個地市)試點推廣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消費量已占同期全國汽油消費總量的1/5。 總體上看,我國車用乙醇汽油試點工作取得了預期效果,形成了以“核準生產、定向流通、封閉推廣”為特征,符合國情和歷史發展階段、行之有效的中國可再生燃料推廣模式,為進一步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奠定了堅實基礎。 問: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有何重大意義? 答:當前形勢下,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有著五個方面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優化能源結構。生物燃料乙醇是可再生液體燃料和綠色、優質汽油組分。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符合我國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能源體系的要求,可以替代部分石油,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能源自給能力和安全水平。 (二)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可以減少二氧化碳以及機動車尾氣中的顆粒物、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有害物質排放。發展生物燃料乙醇,還是解決秸稈等農林廢棄物焚燒問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措施。 (三)有利于調控糧食市場。發展生物燃料乙醇,可以提高我國對糧食生產、庫存和價格的調控能力,為大宗農產品建立長期、穩定、可控的加工轉化調節渠道,促進糧食供求平衡,形成糧食生產和消費良性循環發展的局面。同時,生物燃料乙醇產業也是處置超期超標等糧食的有效途徑。 (四)有利于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發展生物燃料乙醇,是提高農產品深加工水平的重要途徑,有利于穩定農業生產,增加蛋白飼料供應,進一步夯實糧食主產區地位,并推動農作物秸稈高值利用和高端轉化,實現“農頭工尾”,為農民開辟新的增收渠道,帶動農業增效和農村經濟發展。 (五)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東北等生物質資源豐富地區具有發展生物燃料乙醇的比較優勢和產業基礎,加快發展生物燃料乙醇,是深入實施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加快培育綠色經濟增長點,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
相關文章
- 視頻丨格拉斯哥COP26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接受中外媒體采訪2021-11-11
- 工業廢水零排放的宏觀環境政策有哪些?2023-07-05
- 工業廢水零排放主要政策趨向?2023-07-05
- 鎳鈷錳三元廢舊電池黑粉原料渠道2023-08-25
- 生態環境部《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 量化要求和指南》答記者問2024-09-12
- 《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與自愿減排市場銜接工作的通知》答記者問2024-09-1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