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超標對人體有哪些危害?如何治理?(2)
時間:2015-08-04 13:25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4、臭氧污染,是怎么產生的?
由于臭氧的危害日益明顯,國際上對于臭氧的安全標準越來越嚴格。歐盟規定的臭氧“日最大8小時平均值”,已于2010年下降到了60nmol/mol(約等于120微克/立方米),而且一年中平均值超過這個標準的天數不能多于25天。我國2012年新修改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也增加了關于臭氧的控制標準:日最大8小時平均值為一級100微克/立方米,二級160微克/立方米。
不過,給全部人籠統地指定一個安全值是不可能的。“個人體質、運動頻率、待在室外時長,空氣中的其他污染物都會影響臭氧的危害程度,這正是讓研究部門頭疼的地方。”加州大學公共健康學院的杰瑞·馬丁教授解釋,“越來越多研究證明,即使臭氧濃度比較低,如果人體長時間暴露(6-8小時)的話,產生的危害同樣嚴重。而且,臭氧還會跟其他污染物聯合作業,比如,臭氧會加強PM(可吸入顆粒物)對人體的危害,而PM也會加強臭氧的危害性。”
“與其說臭氧污染,不如稱之光化學污染。汽車、工廠等污染源排入大氣的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強烈的陽光紫外線照射下,吸收太陽光的能量,使原有的化學鏈遭到破壞,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臭氧、過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參與光化學反應過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稱之為光化學煙霧。臭氧是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人們在監測這些污染物時,臭氧濃度也是最主要的指標。”中國氣象局在自己的官方博客如此介紹。
5、治理難度大,需強化頂層設計
臭氧污染是一個國際性話題。美國洛杉磯經過幾十年治理,情況大有好轉,但每年仍有幾天臭氧超標。與美國單一的臭氧污染不同,我國是臭氧與PM2.5交織,相互作用,再加上剛剛起步,因而治理難度更大。
同時,對臭氧的監測也不是件容易事。太原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站長溫彥平說,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臭氧的重要前體物之一。但現在剛啟動監測工作,對其來源、排放量等尚處于研究分析和調查研究階段,對其控制也處于國家無標準、技術不成熟、企業靠自覺的狀況。
此外,臭氧監測不像二氧化硫那樣有標準氣體,可以方便地檢驗監測設備的誤差,只能拿著設備跑到上海等城市“用設備來檢測設備”,以至于影響對臭氧的監測。
臭氧污染綜合治理措施尚需進一步研究探索。王躍思說,臭氧的形成機理是非線性過程。治理臭氧需先治理前體物,即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能夠促發臭氧生成的物質,但只有按比例降低時才會有效地減少大氣臭氧濃度,而目前這個比例還不好拿捏。如果單純降低一種,有可能臭氧濃度反而增加。
國務院2013年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加強灰霾、臭氧的形成機理、來源解析、遷移規律和監測預警等研究,為污染治理提供科學支撐”。業內專家認為,對臭氧污染這一環保新課題,各級政府必須高度重視,應在加強基礎性研究和頂層設計的基礎上,采取綜合治理措施。
環保專家表示,臭氧防控首先需要頂層設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等人認為,應將臭氧前體物納入國家減排指標,制定針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的總量控制規劃。柴發合說,臭氧前體物也是PM2.5二次顆粒物前體的一種,臭氧與PM2.5治理應該結合起來,綜合考慮,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此外,鑒于臭氧污染是一種光化學污染,氣溫高時污染加劇,因而在考慮全球變暖問題時也要加入臭氧的考量。
王躍思還建議實行區域大面積綜合治理。臭氧前體物是流動性很強的物質,一個地區產生的氮氧化合物可能本地人感覺不到,反而飄到其他地方形成臭氧。單個城市治理臭氧效果不會太明顯,應在華北五省、長三角、珠三角等臭氧污染嚴重的地區建立區域防控機制。
柴發合說,臭氧前體物在不同地方比例不同,即便在同一個城市,城區與郊區的比例也有差別。各地要把不同地方的臭氧形成機制搞清楚,通過監測摸清楚臭氧前體物的具體比例、排放源的位置,這樣才能“對癥下藥”。而這方面工作需要環保部門與科研機構的通力合作。
專家還認為,從技術層面上說,治理臭氧前體物的重點應放在“車、油、路、廠”四個方面:提升汽車尾氣排放標準,改善汽車尾氣裝置,減少排放;提升燃油質量;同時,逐步實現公交車、出租車改用燃氣;治理交通擁堵;淘汰落后產能,控制燃煤電廠、水泥、涂料、油墨印刷廠等企業排放的氮氧化合物、揮發物。
頂層設計不意味和普羅大眾無關,做好每個人可以做到的一點點事,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人類社會發展永遠是在螺旋曲線中上升,只要不逃避,不放棄,辦法總比問題多。
◆【臭氧】
臭氧,和維持全人類生命的氧氣就差一個字,就多一個O,卻是石墨和鉆石的區別。沒錯,這兩組區別如天上地下一般的東西都是同素異形體,也就是由同樣的單一化學元素構成,但性質卻不相同的單質。
因為比氧氣多了一個氧原子,所以臭氧的氧化性比氧氣更強。什么叫氧化性?切開的蘋果放一會兒切面就變成褐色了,因為被空氣里的氧氣氧化了;姑娘們的嫩臉一天天變老了,就是她身體氧化的結果。臭氧的氧化性比氧氣強,到底強到什么程度?自來水、游泳池里的氯氣味都聞到過吧?那是消毒用的,要換成臭氧消毒,比氯氣還猛點。所以家庭用的消毒柜上層都是靠臭氧來消毒的。
|
相關文章
- PM2.5對人體健康有沒有安全水平?2013-09-12
- 什么口罩對PM2.5有很好的防護作用?2013-09-12
- 家庭需不需安裝空氣凈化器?2013-05-14
- 綠植能防PM2.5嗎?2010-07-06
- 北京大學醫學部:《大氣PM2.5對中國城市公眾健康效應研究》2015-02-11
- 〈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2021-07-06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