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科院鄭丙輝解讀《水環境質量分析及預警工作方案》
時間:2016-06-13 09:43來源:環境報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環境保護部近日出臺《水環境質量分析及預警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對水環境治理工作將帶來什么利好?哪些斷面是重點水質分析對象?預警之后如何督促地方政府落實好治理任務?記者專訪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鄭丙輝。
問:為什么出臺《方案》?
鄭丙輝:為切實改善水環境質量,督促地方政府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及時掌握水環境質量狀況,確保水環境質量目標實現,環境保護部制定了《方案》。
按季度對全國重點考核斷面(1940個斷面)水質狀況進行分析,梳理可能無法按期完成當年目標的斷面和水質惡化的斷面。從其中選取重點斷面,結合涉水新建項目投產運行情況、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達標情況、環境違法行為、突發環境事件、“水十條”落實情況,分析問題,查找原因,并對重點斷面進行預警,告知有關地方政府。
問:《方案》的出臺算是我國水環境管理制度上的一項創新,對水環境治理具有哪些意義?
鄭丙輝:《方案》的出臺是水環境管理手段由水污染物排放目標總量管理向水環境質量目標管理轉變的具體行動,也是落實“水十條”、《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的具體舉措。
這是我國水環境保護與管理由粗放向精準、精細化發展之必然。體現了我國環境管理由單純的總量目標削減,向基于質量目標的分區、分類、分級理念,以解決水環境質量問題為目標的精準管理思想轉變,有助于宏觀上從環境經濟政策層面、局地上溯源至企業生產調控具體落實,真正做到以控制單元為對象生產布局、過程監管、末端控制全流程環境調控與管理。
《方案》的出臺,有助于環保系統內打破條塊分割、各管一段的思路。環境保護部由水環境管理司按照部領導部署和《方案》要求,負責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和直屬單位工作。水環境管理司將及時向相關部門共享水環境質量分析和預警信息。
《方案》的出臺,有助于推動我國大數據建設和發展,提高環境科學研究對管理與決策的支撐力度。水環境質量分析及預警工作分工將促進以環境監測、污染源統計、污染源監測等環境數據共享,提升環境分析模擬、環境政策分析、污染源影響、企業污染源在線監測以及衛星遙感監測等綜合應用,提高處理復雜環境問題能力。
問:為什么主要突出“好水”和“壞水”這兩頭?
鄭丙輝:突出“好水”和“壞水”兩頭,體現了水環境的分類分級管理。近年來,我國“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治理的經驗表明,水環境一旦受污染,治理成本巨大,甚至不可逆轉,優先保護水質良好水體,對于實踐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好水”指水質良好、具有重要水環境功能的水體,突出“好水”的保護,就是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壞水”指無法按期達標、水質出現惡化以及有超標風險的水體,對于影響公眾健康、危及環境安全、未來可能超標或變壞的水體,也應該得到優先治理,避免造成更大的問題。
問:《方案》中具體提到了各部門的組織分工和信息共享機制。請問如何保障這一機制的有效運行?同時,這種預警信息對于其他部門的工作有何指導意義?
鄭丙輝:《方案》體現了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思路,組織分工包含政策制定、產業調控、環境監管、污染源監控、水質監測、綜合分析、控制對策等多個方面。可以說文件明確了各部門職責,實現職能互補、共同推進的一盤棋思路。
保障組織分工和信息共享機制的運行,需要從3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溝通,建立定期的會商會議制度,研判水質的變化趨勢和面臨的形勢,協調工作推進存在的問題;二是形成有效的專家咨詢和技術保障,從科研單位抽調相關領域專家組成團隊,尋找水質變化的驅動原因,發現可能存在的風險;三是落實制度與責任,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部署階段工作目標和任務,把具體任務分解落實到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保障水環境分析的有效性和分析的科學性。
預警信息可以為環境保護部制定流域環境政策,為相關產業發展和地方水污染治理提供依據,指導地方做好水環境風險預警防范。
問:水環境質量分析結果,除了用于給地方水污染治理預警以外,還可以應用于哪些方面?
鄭丙輝:水環境質量分析包括兩部分:一是全國水質分析,得出全國總體、各流域、各省域水質狀況,分析按季度對全國1940個斷面進行統計,對照2020年水質目標,分析1940個斷面水質現狀與目標的差距。二是污染原因分析,根據產業布局、污染源特征,綜合分析全國性、流域性、省域性的共性突出問題及其對策。
|
相關文章
- “應繳納排污費數額”規定的解釋2008-06-13
- 圖解:我國水污染防治工作進展和2017年水污染治理工作安排2017-03-28
- 水污染與水環境修復2025-04-02
- 垃圾焚燒哪個部門負責管理2025-04-02
- 垃圾焚燒處理現狀2025-04-02
- 垃圾焚燒裝置2025-04-02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