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國外如何征收“環境保護稅”?
走過6年立法之路、歷經兩次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以下簡稱《環境保護稅法》)2016年12月25日獲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將于2018年1月1日起實施。作為中央提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要求后,最高立法機關審議通過的第一部稅法,這部法律可以作為試金石,檢驗稅收法定的效果,為后續立法提供借鑒。 那么,放眼全球范圍,部分已經實施,或者早已實施環保稅的國家,在環境稅制推進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又有哪些經驗呢? 美國:重視專稅專用,從制度上確保環保稅達到目的 美國國會在1971年引入在全國范圍內對向環境排放硫化物征稅的議案,并在1987年建議對一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征稅。隨后美國政府逐步將征稅手段引入環保領域,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環境稅收制度。 美國的環境稅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上繳至聯邦財政部,然后由財政部將稅款分別納入普通基金預算和信托基金,信托基金還下設超級基金,由美國環保局負責管理,主要用來專門服務于專項的環保事業。在遵守聯邦政策的前提下,州政府還可以根據情況制定有利于地方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以便激發企業和個人參與環保的積極性。 歐洲:全面和標準的環保稅務體系 歐盟有著最為全面和標準的環保稅務體系。歐盟將控制能源的消費及使用視為環境保護的關鍵,歐盟許多國家制定了對能源及其產品實行多重征稅和差別征稅的辦法。比如所有的歐盟國家都征收運輸燃料稅,對相似的燃料稅設置不同稅率,以鼓勵使用更為清潔的燃料和技術,差別稅率的設定使得大多數歐盟國家更喜歡使用柴油而不是汽油。 歐盟國家的差別稅率政策還廣泛應用于非能源產品污染物排放領域,比如汽車銷售稅。歐盟許多國家依據汽車排放性能的差別對汽車銷售征收不同的銷售稅,從而引導排放更清潔的車輛的生產和使用。以德國的環境稅為例,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機動車輛稅,稅率是以車輛的總重標準來確定的。二是石油稅,征稅對象是用作供暖或動力原料的石油,對大氣的改善起到很大的作用。三是包裝稅,這一稅收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征收。 日本:環境稅助力節能環保 日本政府2012年3月新設環境稅,從10月起開征。對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征收“地球溫暖化對策稅”。所征環境稅主要用于節能環保產品補助、可再生能源普及等。 2012年環境稅征收標準分別為每千升石油或每噸天然氣、煤炭250日元(約合3.2美元)、260日元(約合3.3美元)、220日元(約合2.8美元)。到2016年度,每年可征收環境稅2623億日元(約合33.7億美元)。 環境稅由使用化石燃料的日本各電力公司和燃氣公司支付,但最終將通過油價、電費和燃氣費轉嫁到消費者頭上。當時日本環境省預計,開征環境稅后,到2016年,每個家庭每年的能源開支將因此增加1228日元(約合15.8美元)。 |
相關文章
- 關于《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表>公告》的解讀2018-02-02
- 垃圾焚燒哪個部門負責管理2025-04-02
- 垃圾焚燒處理現狀2025-04-02
- 垃圾焚燒裝置2025-04-02
- 生活垃圾能源回收2025-04-02
- 生活垃圾焚燒廠2025-04-0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