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征得多補得也多
法國與環保相關的稅種不少,石油產品消費稅、碳稅、能源稅、運輸稅、污染稅和資源稅等等。2008年法國環境稅總收入達410億歐元,分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和總稅收收入的5%左右。法國環境稅的第一大稅種為能源稅,2008年,法國能源稅的收入占其環境稅總收入的68%。運輸稅收入占環境稅總收入的27%,包括交通稅、車輛登記稅和公司汽車稅等。
自2008年以來,法國又有超過40項的環保措施變成法律,旨在鼓勵社會、企業、公司承擔更多的環保責任,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的企業予以減免稅收的獎勵。
法國環境稅的稅率和稅基會隨著排污項目不同和時代的發展而變化。按污染要素和污染程度實行多重收稅和差別收稅,但同時又注重對其工業競爭力的保護。一方面引導消費,保護環境,另一方面鼓勵創新,積極開發和使用新能源。
法國環境稅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征收,稅收收入共同支配,但都要??顚S谩τ谌珖缘奈廴卷椖坑芍醒牒偷胤焦餐魇?。而對于一些地方性污染項目則由地方政府征收,有利于地方政府直接將其應用于污染項目的治理,減少資金劃撥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英國:稅收約束、稅收激勵與稅收優惠并重
近年來,英國開征的幾種主要的環境稅包括:氣候變化稅(CCL)、機場旅客稅(APD)、機動車環境稅、購房出租環保稅、垃圾(填埋)稅(LFT)、垃圾桶稅、石方稅(AL)等。
英國為了節能和保護環境,自2001年4月1日起開征了氣候變化稅。這是全球首創的、實為銷售稅的新稅種。氣候變化稅向特定能源(主要是電力、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和固體燃料)的供應者(主要供應給工業、商業及公共部門)一次性征收。
英國為了對因航空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行補償,從1994年11月1日起開征了機場旅客稅(APD),由航空公司或票務代理公司在向旅客出售機票時代收。其稅率的高低取決于行程距離以及乘客所選擇的艙位。開始是二段式且稅額較低,之后又多次調高,級差調到四段式。至2010年11月1日以后,6000英里以上達到85英鎊。
為了促進對傾倒在地上或地下(垃圾填埋場)的廢物——垃圾進行處理和回收,從1996年10月1日開始對居民垃圾征收垃圾(填埋)稅。最初稅率為每噸7英鎊。英國對垃圾分三類:一般垃圾、低稅率垃圾(即惰性廢物,雖然不能直接回收利用,但經工業處理可化解降低污染)、免稅垃圾(可以直接回收利用的垃圾)。對惰性廢物的垃圾(填埋)稅適用較低稅率,每噸2.5英鎊。
澳大利亞:環境稅出臺一波三折
澳大利亞征收一段時間的碳排放稅,后來又取消了,環保稅領域在摸索中不斷曲折前行。
澳大利亞在環境稅的征收方面覆蓋比較廣,包括像水污染稅、噪音稅、固體廢物稅和垃圾稅等等。此外,除了交稅之外,澳大利亞還通過減稅的方式來保護環境。比如為了保護澳大利亞的生態環境,政府對于遠洋捕魚的獲益推出稅收優惠,實際上這也從側面上保護了近海的生物多樣性。
但是澳大利亞很多環境稅的出臺經常會一波三折。很多稅種在環保支持者和民眾短期利益支持者之間來回博弈,并最終的黯然收場。比如在2011年的時候,有提議說,在買房和租房的時候,政府應當征收環保稅,而征收的數目甚至超過800澳幣,約合4000人民幣。這個稅收的初衷是為了鼓勵能源節約,但是因為很多購房者和租房者,并不希望自己購房、租房的時候成本上升,遭到了多方的反對,最后這個提議并沒有獲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