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十三五”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
貴州省“十三五”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 前言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加快我省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的《“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編制了《貴州省“十三五”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范圍:全省設市城市、縣城和建制鎮。 規劃期限:2016-2020年。 “十二五”期間,我省全面完成了縣城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的建設,并逐步向鄉鎮延伸覆蓋。2015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總處理能力達14482噸/日,其中:原生垃圾采用衛生填埋的總規模達到10462噸/日,占比達72.24%;采用焚燒工藝的總規模達到4020噸/日,占比達27.76%,其中設市城市焚燒所占比例為36.99%。全省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2.4%,其中設市城市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3.81%,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71.4%,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無害化處理率目標。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省城鎮生活垃圾清運量快速增長,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和水平相對不足,大部分建制鎮生活垃圾難以實現無害化處理,垃圾回收利用率有待提高。為此,“十三五”期間應繼續加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提升運營管理水平,拓展服務范圍,推動環境持續改善。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指導,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加快推進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提升運營水平,推動生活垃圾分類,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為不斷改善城鎮人居環境、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奠定良好基礎。 (二)基本原則 統籌規劃,拓展范圍。合理規劃設施建設,在設市城市和縣城重點布局處理設施,推動聯建共享。統籌建設城市、縣城、建制鎮的生活垃圾收轉運體系,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覆蓋到建制鎮。 因地制宜,強化監管。針對不同地區實際情況,提前規劃、科學論證,選擇先進適用技術,減少原生垃圾填埋量,加大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污染防治和改造升級力度,加強運營管理和監督,保障處理設施持續安全、達標、穩定運行。 分類回收,促進利用。積極推動垃圾分類,因地制宜制定分類辦法,完善體制機制,建立分類投放、運輸、回收、處理相銜接的全過程管理體系,促進生活垃圾回收網絡與再生資源回收網絡融合,實現源頭減量和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創新驅動,多元協同。大力推行PPP、特許經營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鼓勵各類經濟實體積極參與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的投資、建設和經營。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不斷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水平。 (三)主要目標 ——到2020年,貴陽市、貴安新區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其他設市城市達到95%以上,縣城達到80%以上;建制鎮達到70%以上。 ——到2020年,貴陽市、貴安新區建成基本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建制鎮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建設全覆蓋。 ——到2020年,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總能力的50%以上。 ——到2020年,貴陽市、貴安新區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分類;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城市基本建立餐廚垃圾回收和再生系統。 ——到2020年,建立較為完善的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監管體系。 |
相關文章
- 海南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2019-12-09
- 《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定》2020-04-30
- 關于擬公布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名單的公示(全名單)2020-08-20
- 上海可回收物運輸方式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補貼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廢物流處理處置圖2023-12-2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