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農村環保)
《河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 為深入推進我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盡快改善提升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質量,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搿H尕瀼攸h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九屆六次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順應農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目標,以農村垃圾、廁所糞污、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積極動員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各種資源,加快補齊我省農村人居環境短板,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為新時代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奠定堅實基礎。 ?。ǘ┗驹瓌t ——聚焦重點領域,強化工作銜接。落實國家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我省正在開展的美麗鄉村建設、深度貧困村改造提升、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等工作,聚焦農村存在的垃圾、污水、廁所糞污、村容村貌等最突出問題,用3年時間集中攻堅,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整體改善。 ——分級分工負責,健全推進機制。省級定方案、定目標、定標準、定政策,市級抓協調、抓督導、抓配套,縣級履行實施主體責任,鄉村發動群眾積極參與,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形成上下聯動、部門協作、有力高效的工作推進機制。 ——加強統籌謀劃,解決關鍵問題。實行縣域統籌規劃、鄉鎮連片推進、村莊整體實施。建立政府主導、分級負擔、集體補充、群眾參與、社會支持、多元籌集的投融資機制。堅持建管并重,確保建得好用得上能持久,穩定發揮效益。 ——堅持分類指導,分步有序推進。針對不同地區和類別的村莊,確定重點任務、整治目標、建設標準和技術模式,堅持先易后難、示范引領、確保質量,不搞一刀切,扎實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切實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主要目標 到2020年,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觀,基本形成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農村垃圾污水、衛生廁所、村容村貌治理體系,村莊環境干凈整潔有序,長效管護機制基本建立,農民環境衛生意識普遍增強。 平原地區、城市近郊區等有較好基礎和條件的農村,以及重點生態功能區、重要旅游景區周邊農村,實現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全覆蓋,基本完成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廁所糞污得到處理或資源化利用,生活污水治理率明顯提高,村莊綠化率達到30%以上,村內道路全部硬化,村容村貌顯著提升,長效管護機制有效運行,打造人居環境整治升級版,率先建成一批美麗宜居村莊。 山區、丘陵區有一定基礎和條件的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力爭實現90%左右的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治理,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左右,生活污水亂排亂放得到有效治理,村內道路狀況和村民出行條件明顯改善,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35%以上,村容村貌明顯改觀。 深度貧困地區農村,實現人居環境干凈整潔的基本要求,村莊生活垃圾得到全面清理,生活污水亂排亂放得到有效管控,衛生廁所普遍推廣,村莊道路硬化及綠化、美化、亮化水平明顯提升。 二、重點任務 (一)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2018年縣(市、區)行政村村域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率達到90%,2019至2020年在上述基礎上,基本完成較大規模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進一步提升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水平。 1. 清除歷史積存垃圾。開展農村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集中力量、限定時間、不留死角,全面清理村莊內外、道路兩側、溝渠內、村莊周邊積存的建筑和生產生活垃圾,徹底清理房前屋后的糞便堆、雜物堆,徹底解決垃圾“圍村”和村內“臟亂差”問題,實現村莊周邊無垃圾積存、街頭巷尾干凈通暢、房前屋后整齊清潔,鄉鎮周邊、交通沿線、景區周圍無垃圾的目標。禁止城市向農村堆棄垃圾,防止城市垃圾“上山下鄉”。 2. 建立垃圾分類、收集和轉運體系。鼓勵開展農村垃圾分類試點,從源頭上將生活垃圾按照可堆肥垃圾、不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等類別分類,實現對可堆肥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終端處理,推進垃圾源頭減量化、收集分類化和處理資源化,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縣集中處理,力爭2018年每個縣(市、區)至少創建1個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點。建立健全村莊保潔制度,按照每100戶設置1名保潔員的標準,配備農村保潔員隊伍,負責村莊巷道衛生保潔和垃圾收集;村莊內按村民居住密度合理配備衛生收集設施,對露天垃圾池采取環保封閉措施。按照垃圾轉運的交通路線和轉運半徑,合理設置垃圾轉運站,建立方便適用的轉運體系,有效降低運輸成本,減少二次污染。在搞好試點基礎上,各市縣要結合實際加大垃圾分類處理推行力度,確定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和取締垃圾露天堆放、簡易填埋的時間表,確保2020年垃圾分類、收集和轉運體系基本建成。 3. 抓好垃圾終端處理。按照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相結合的原則,有條件的地方以市為單位,統一規劃布局垃圾處理終端,逐步實現無害化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全覆蓋。以縣為單位,根據村莊人口分布、地形地貌、運輸半徑等條件,因地制宜確定垃圾處理方式,城區周邊農村采取集中處理模式對垃圾進行衛生填埋或焚燒(發電、水泥窯);邊遠農村可采取建立陽光堆肥房、磁化降解等分散處理模式對垃圾進行處理。逐步取消簡易填埋,徹底整改或取締達不到環保標準的垃圾填埋場。 ?。ǘ┐罅ν七M農村廁所革命。按照群眾接受、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污染公共水體的要求,堅持農村改廁與新型社區建設、易地搬遷、污水治理等工作統籌考慮、一并推進,大力開展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同步實施廁所糞污無害化治理、資源化利用。2018年、2019年分別完成廁所改造總任務量的三分之一,2020年底在基本完成廁所改造任務的基礎上提升糞污無害化處理水平,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力爭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0%。 1. 因地制宜選擇改廁模式。鼓勵和推進農村戶用廁所退街、進院、入室,消除連茅圈和簡陋旱廁,引導農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結合鄉村旅游發展,重點推進一批農村廁所旅游化發展,提高廁所建設管理水平。在城鎮污水管網可延伸覆蓋到的村莊和農村社區,選擇使用水沖式廁所;在平原地區選擇使用三格化糞池式或雙甕式廁所;在山區和高寒缺水地區可選擇糞尿分集或雙坑交替式廁所。對于戶內無廁所,習慣使用公廁的村莊改建或新建衛生公共廁所。加強村民廣場、鄉村集市、中小學校、鄉鎮衛生院等人員密集活動場所衛生公廁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嚴格按照國家《農村戶廁衛生規范》(GB19379—2012)、《糞便無害化衛生要求》(GB7959—2012)實施。 2. 深入實施廁所糞污治理。鼓勵各地結合實際,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支持專業化企業或個人進行改廁后的檢查檢修、定期收運、糞液糞渣資源化利用。在具備條件的村莊,建設專業化農業農村廢棄物集中處理中心,對畜禽養殖糞污、廁所糞污等廢棄物一并處理及資源化利用。落實畜禽規模養殖場主體責任制度,加快建設糞污貯存、處理、利用設施,配套糞污消納用地,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到2020年,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0%以上。 ?。ㄈ┓e極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區位條件、村莊人口聚集度、污水產生量、經濟發展水平等,因地制宜確定農村污水治理技術路線和治理模式,確保處理方式簡便適用有效。2018年至2019年,全省農村生活污水管控水平明顯提升,具備條件的村莊建成集中或分散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到2020年,全省農村生活污水亂排亂放得到有效管控,廁所污水得到全面治理。 1. 梯次推進污水治理。對南水北調工程輸水沿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自然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域的村莊,優先解決污水治理問題,禁止在集中式引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嚴禁將處理后不達標或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河道;對經濟發展條件較好、人口聚集度較高的村莊,先行開展污水治理;其他地區污水排放得到有效管控。 2. 科學確定污水治理方式和技術。人口密集、污水排放相對集中的村莊,鼓勵采用集中處理方式進行處理;城市、縣城和鄉(鎮)近郊的村莊,生活污水就近納入城市、縣城和鄉(鎮)污水收集管網集中統一處理;針對布局分布散、人口規模較小、地形條件復雜(如山區)、污水不易集中收集、所處區位為非環境敏感的村莊,優先結合農村改廁工作采用三格式化糞池或凈化沼氣池等黑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 3. 加強污水管控。堅持控污與治污并重,將重點河道、干支流農村垃圾整治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明確各級河長監管責任。引導村民樹立節水意識,鼓勵有條件農村開展生活用水計量計費,減少生活污水源頭排放。鼓勵采用各種方式,充分利用經處理后的生活污水,加強尾水回收利用。 (四)有效整治村容村貌。加快推進通村組道路、入戶道路建設,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大力提升農村建筑風貌,健全傳統村落保護體系,推進村莊綠化,完善村莊公共照明設施。2018年,行政村主街道硬化率達到90%以上,自然村到主村有一條暢通安全的道路,村莊綠化亮化美化再上新臺階。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完成街道硬化、夜間亮化和村莊美化建設任務,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改善。 1. 推進村莊街道硬化。合理布局村莊道路,村內主街道參照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建設,小街巷突出鄉土特色,出村通道安全通暢。因地制宜選擇路面硬化材料,積極利用當地資源和拆舊廢棄建筑材料,鋪設石板路、青磚路、石臺階等,鼓勵生態化鋪裝。 2. 推進村莊綠化。根據村莊區位特點、自然條件、產業基礎等,充分利用村邊荒山、荒地、荒灘和環村路,因村而宜,大力實施環村林建設。以鄉土樹種為主,合理選擇經濟林、防護林、用材林、特用林樹種苗木,開展街道、庭院、隙地綠化和村邊道路、溝渠、坑塘綠化,因地制宜建設供村民休閑、游憩的公園綠地以及小果園、小菜園等,建設優美宜居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 3. 推進村莊亮化。在村莊主要街道兩側,文化廣場、學校、村民中心等重要場所安裝照明設施,科學設置照明設施間距,推廣使用節能燈具和新能源照明。在主要巷道按需要設置照明設施,方便群眾夜間出行。 4. 推進村莊美化。深入開展“三清一拆”(清雜物、清殘垣斷壁和路障、清庭院、拆除違章建筑)行動,清理村莊內電線桿、墻體立面上的私涂亂畫、小標語、小廣告,營造干凈整潔的公共空間和生活環境。開展美麗庭院創建行動,及時整理農家庭院、房前屋后、墻根角落的家什雜物,整齊堆放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農用物資等物品,促進庭院內外整潔有序,與周邊景致和環境協調一致。到2020年,全省農村50%以上庭院建成美麗庭院,10%的庭院建成精品庭院。 5. 推進地名標志設置標準化。加強和規范地名管理和地名標志設置,滿足農村基礎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按照國家標準《地名標志》(GB17733-2008)和地名管理有關規定,設置村、街、路、巷、門戶等地名標志牌。 ?。ㄎ澹┘訌姶迩f規劃管理。按照實用性原則,開展縣域鄉村規劃編制或修編,實行縣域統籌規劃,鄉鎮連片推進,村莊整體實施,到2020年,實現鄉村規劃管理全覆蓋。 1. 科學編制規劃。統籌“五級兩規一導則”,科學編制省市縣鄉村城鄉規劃、土地規劃和建設導則。各縣(市、區)要統籌搞好縣域村莊布局調整優化,合理確定永久保留村,積極整治空心村。要根據村莊人居環境現狀兼顧中長期發展需要,編制或修編縣域鄉村建設規劃,既要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也要注重保護傳承農耕文化和鄉村文化。做好縣域鄉村建設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等銜接,實行多規合一,推進清潔生產、營造綠色生活、發展生態經濟,推進生產、生活、生態互促共進。村莊規劃要突出實用性,符合農村實際、滿足農民需要、體現鄉村特色,明確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推行政府組織領導、村委會發揮主體作用、技術單位指導的村莊規劃編制機制。 2. 加強規劃管控。充分發揮村莊規劃的作用,框定村莊邊界,做到農房建設有規劃管理、行政村有村莊整治安排、生產生活空間合理分離,實現村莊規劃管理基本覆蓋。村莊規劃要通俗易懂,主要內容達到可實施深度,相關要求納入村規民約。強化村莊房屋建設管控,新建房屋嚴格按照村莊規劃進行,嚴格控制體量和建筑風貌,突出鄉村特色和地域民族特點,加大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力度。鼓勵農村新建設區采用裝配式建筑。加強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建立健全違法用地和建設查處機制。 ?。┩晟平ㄔO和管護機制 1. 建立完善投融資機制。根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基礎性、公益性特征,本著政府主導、分級負擔,集體補充、群眾參與,社會支持、多元籌集原則,合理確定政府、村集體和農戶出資責任。對污水垃圾集中處理、無害化衛生公廁等農村衛生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管護主要由政府出資;對戶用廁所改造、戶用小型污水處理等設施建設,由農戶適當出資,政府給予獎補,日常管護以農戶為主;對村莊綠化、美化、亮化及街道硬化等建設,由村集體、農戶適當出資,村民投工投勞,政府給予獎補,日常管護以村集體為主;政府財政資金重點向貧困地區傾斜,對貧困村人居環境整治,免除村集體和貧困人口出資。 2. 推進專業化市場化建設和運行管護。探索建立農村污水垃圾處理統一管理體制,有條件的地方推進村莊垃圾污水第三方治理,提升農村垃圾污水治理的專業化和市場化水平。創新投資運營機制和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PPP模式等多種方式,推進農村垃圾污水治理領域市場化改革。通過投資補助、擔保補貼、貸款貼息等多種方式,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垃圾污水治理設施的建設運營管理。支持環保設備生產企業、第三方環保服務公司等市場主體投資建設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并通過“認養、托管、建養一體”等模式開展后期管護,保障設施可持續運轉。支持村級組織和農村“工匠”帶頭人等承接村內環境整治、村內道路、植樹造林等小型涉農工程項目。組織開展專業化培訓,把當地村民培養成為村內公益性基礎設施運行維護的重要力量。 3. 完善財政補貼和農戶付費合理分擔機制。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籌資機制,省市縣各級財政要加強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項目的支持力度,優化財政資金補貼方式,對積極性高、效果明顯的村莊和農戶實行重點獎補,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建立基于垃圾污水處理績效的付費機制,實現從“買工程”向“買服務”轉變。有條件的地方建立住戶付費、村集體補貼、財政補助相結合的管護經費保障制度。鼓勵先行先試,在有條件的地區實行污水垃圾處理農戶繳費制度,既要保障運營單位獲得合理收益,又要綜合考慮村民經濟承受能力和意愿等因素,合理確定繳費水平和標準。對參與垃圾分類和用水計量計費的農戶,給予垃圾污水處理費減免等獎勵。完善農村污水垃圾處理費用調整機制,建立上下游價格調整聯動機制,價格調整不到位時,地方政府和具備條件的村集體可對運營單位給予合理補償。 |
相關文章
- 2019年北京污水收集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情況2020-06-05
- 關于擬公布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名單的公示(全名單)2020-08-20
- 山東省貫徹落實〈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的若干措施》新聞發2020-10-20
- 上海可回收物運輸方式2023-12-26
- 上??苫厥瘴镅a貼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廢物流處理處置圖2023-12-2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