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草案)【全文】
環境保護稅法(草案)全文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F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布,社會公眾可以直接登錄中國人大網(www.npc.gov.cn)提出意見,也可以將意見寄送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北京市西城區前門西大街1號,郵編:100805。信封上請注明環境保護稅法草案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2016年10月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草案)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減少污染物排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法規定繳納環境保護稅。 第三條 本法所稱應稅污染物,是指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 第四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向依法設立的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應稅污染物,繳納處理費用的,不繳納相應污染物的環境保護稅。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符合國家或者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不繳納固體廢物的環境保護稅。 第五條 依法設立的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應當繳納環境保護稅。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不符合國家或者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應當繳納環境保護稅。 第六條 環境保護稅的稅目、稅額,依照本法所附《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執行。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籌考慮本地區環境承載能力、污染物排放現狀和經濟社會生態發展目標要求,可以在《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規定的稅額標準基礎上,上浮應稅污染物的適用稅額,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第二章 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 第七條 應稅污染物的計稅依據,按照下列方法確定: (一)應稅大氣污染物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當量數確定; (二)應稅水污染物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當量數確定; (三)應稅固體廢物按照固體廢物的排放量確定; (四)應稅噪聲按照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分貝數確定。 第八條 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污染當量數,以該污染物的排放量除以該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計算。每種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具體污染當量值,依照本法所附《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執行。 第九條 每一排放口或者沒有排放口的應稅大氣污染物,按照污染當量數從大到小排序,對前3項污染物征收環境保護稅。 每一排放口的應稅水污染物,區分重金屬和其他污染物,按照污染當量數從大到小排序,對重金屬污染物按照前5項征收環境保護稅,對其他污染物按照前3項征收環境保護稅。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污染物減排的特殊需要,可以增加同一排放口征收環境保護稅的應稅污染物種類數,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第十條 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的排放量和噪聲的分貝數,按照下列方法和順序計算: (一)納稅人安裝使用符合國家規定和監測規范的污染物自動監控儀器的,按照污染物自動監控數據計算; (二)納稅人未安裝使用污染物自動監控儀器的,按照監測機構出具的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的監測數據計算; (三)因排放污染物種類多等原因不具備監測條件的,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的排污系數、物料衡算方法計算; (四)不能依照本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方法計算的,按照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的抽樣測算的方法核定計算。 第十一條 環境保護稅應納稅額按照下列方法計算: (一)應稅大氣污染物的應納稅額為污染當量數乘以具體適用稅額; (二)應稅水污染物的應納稅額為污染當量數乘以具體適用稅額; (三)應稅固體廢物的應納稅額為固體廢物排放量乘以具體適用稅額; (四)應稅噪聲的應納稅額為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分貝數對應的具體適用稅額。 |
相關文章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主席令 第六十一號)【全文】2016-12-26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2017-06-27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2018-01-02
- 國家稅務總局:《環境保護稅納稅申報表》2018-02-02
-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生態環境部:關于明確環境保護稅應稅污染物適用等有2018-11-22
- 關于發布計算環境保護稅應稅污染物排放量的排污系數和物料衡算方法的公告(2021-05-07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