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 為了貫徹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提高立法公眾參與度,廣泛凝聚社會共識,推進開門立法、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我們起草了《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以在2017年7月26日前,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1.通過國家稅務總局網站(網址是:http://www.chinatax.gov.cn/)首頁的意見征集系統提出意見。 2.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寄至: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西路5號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郵政編碼100038),并在信封上注明“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字樣。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 環境保護部 2017年6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以下簡稱環境保護稅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環境保護稅法第二條所稱其他生產經營者,是指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組織。 第三條 環境保護稅法第三條所稱大氣污染物,是指向環境排放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的物質,具體范圍依照環境保護稅法所附《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確定。 第四條 環境保護稅法第三條所稱水污染物,是指向環境排放影響水環境質量的物質,具體范圍依照環境保護稅法所附《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確定。 第五條 環境保護稅法第三條所稱固體廢物,是指在工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和醫療、預防和保健等活動中產生的醫療廢物,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固體廢物,具體范圍依照環境保護稅法所附《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確定。 第六條 環境保護稅法第三條所稱噪聲,是指在工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具體范圍依照環境保護稅法所附《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確定。 第七條 環境保護稅法第四條第二項、第五條第二款所稱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是指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固體廢物貯存或者處置環境保護標準。 第八條 環境保護稅法第五條第一款所稱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是指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的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 第九條 環境保護稅法第五條第一款所稱城鄉污水集中處理場所,是指面向社會公眾提供公共生活污水(污泥)集中處理服務,并由財政支付運營服務費或者安排運營資金的污水(污泥)集中處理廠站或者設施。 為工業園區、開發區、工業聚集地以及其他特定區域內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提供污水處理服務的設施或者場所,以及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自建自用的污水處理設施或者場所,不屬于前款規定的范圍。 第十條 環境保護稅法第五條第一款所稱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是指面向社會公眾提供公共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服務,并由財政支付運營服務費或者安排運營資金的填埋場、焚燒廠、堆肥廠等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廠站或者設施。 第二章 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 第十一條 環境保護稅法第七條所稱污染物排放量,是指納稅人排放廢氣中所含應稅大氣污染物、排放污水中所含應稅水污染物的數量。 第十二條 環境保護稅法第七條所稱污染當量數,是指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對環境造成污染程度的具體量化指標或者數值。 第十三條 環境保護稅法第七條所稱固體廢物的排放量,計算公式為: 固體廢物的排放量=當期固體廢物的產生量-當期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量-當期固體廢物的貯存量-當期固體廢物的處置量 前款所稱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量,是指符合國務院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關于資源綜合利用要求、免征環境保護稅的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固體廢物的貯存量、處置量,是指符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相關要求以及國家和地方污染控制標準的固體廢物貯存、處置量。 第十四條 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應稅固體廢物的排放量按照當期固體廢物的產生量計算: (一)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 (二)進行虛假納稅申報的; (三)非法傾倒應稅固體廢物的; 前款所稱固體廢物產生量的計算方法,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規定。 第十五條 對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其當月排放應稅水污染、大氣污染物超過排污許可證規定的排放限值的,按照超過限值的排放量計算征收環境保護稅。 對按照國家分步實施排污許可制度規定尚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其當月排放應稅水污染物的濃度日均值或者應稅大氣污染物的濃度小時均值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按照超過標準的排放量計算征收環境保護稅。 對未取得符合規范的污染物自動監測數據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監測機構對其監測應稅污染物的濃度值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按照當月應稅污染物的排放量計算征收環境保護稅。 第十六條 環境保護稅法第九條所稱排放口,是指納稅人向環境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的管道、溝渠和場所。 從兩個以上排放口排放污染物的,對每一排放口排放的應稅污染物分別計算征收環境保護稅。 對持有排污許可證的納稅人,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規定確定其廢氣、污水排放口。 第十七條 納稅人安裝使用符合國家環境監測、計量認證規定和技術規范的監測設備,并依法進行污染物監測獲取的數據,視同環境保護稅法第十條第二項所稱監測機構出具的監測數據。 第十八條 環境保護稅法第十條第三項所稱排污系數、物料衡算方法,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并向社會公布。 第十九條 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當期應稅污染物的排放量按照排污系數、物料衡算方法以污染物產生量計算: (一)未按照國家規定安裝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并聯網的; (二)污染物自動監測數據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或者擅自移動、改變、損毀污染物自動監測設備的; (三)委托的監測機構出具的監測數據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 (四)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稀釋排放、不正常運行污染物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方式,違法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第二十條 環境保護稅法第十條第四項所稱抽樣測算的方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區污染物排放實際情況確定,并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一條 對環境保護稅法所附《禽畜養殖業、小型企業和第三產業水污染物當量值》中未列明的畜禽種類,其應稅污染物排放量的計算方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確定,并向社會公布。 |
相關文章
- 關于印發《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的通知2019-07-03
- 《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附項目)2019-07-15
- 工信部:《印染行業綠色發展技術指南(2019版)》2019-11-05
- 印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附編制說明)2020-01-19
- 國務院:部署加強大氣污染科學防治促進綠色發展2020-09-03
- 關于發布計算環境保護稅應稅污染物排放量的排污系數和物料衡算方法的公告(2021-05-07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