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發布《燒結磚瓦工廠節能設計標準(征求意見稿)》【全文】(2)
1總則 1.0.1為了在燒結磚瓦工廠設計中做到節約和合理利用能源資源,制定本標準。 【條文說明】1.0.1隨著近幾年建筑節能政策的推進,磚瓦行業逐步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新型燒結墻材產品比重逐年增加,生產技術、裝備快速發展,大大降低了磚瓦產品的生產能耗,新版國家標準《燒結墻體材料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30526-2014、《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9620-2013已經實施,為滿足磚瓦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符合新的規范要求修訂本標準。 本標準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并結合燒結磚瓦工廠設計的特點制定,以期通過加強設計過程控制,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符合環境要求的措施,減少生產各個環節中的損失和浪費,促進燒結磚瓦工業能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 1.0.2本標準適用于新建、擴建、改建燒結磚瓦工廠的節能設計。 1.0.3燒結磚瓦工廠設計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燒結磚瓦工廠設計規范》GB50701的規定。 【條文說明】1.0.3本條為強制性條文。在燒結磚瓦工廠設計中,應嚴格按照國務院《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和國家發改委配套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規定,設計時應對產品方案、工藝系統和設備選擇進行充分論證,嚴禁采用《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淘汰類的技術工藝、設備和產品。 1.0.4燒結磚瓦工廠的節能設計,應貫穿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全過程。 【條文說明】1.0.4燒結磚瓦工廠設計在滿足產品質量的前提下,要把能源消耗作為重要考慮因素之一,貫穿于整個設計過程,合理設計工藝流程,充分采用余熱利用技術,優化生產工藝和工藝參數,優選工藝設備,設置監測指標,達到能耗限額的標準要求。 1.0.5燒結磚瓦工廠設計應采用人工干燥工藝,焙燒窯爐設計應符合節能要求。 【條文說明】1.0.5人工干燥可以充分利用窯爐余熱,一方面節約熱能,另一方面節約土地。隧道窯相對輪窯具有熱效率高、節省場地、有利于實現機械化、智能化生產等優點,節能型隧道窯通過優化窯爐焙燒系統,充分利用熱交換提高熱能利用率,降低焙燒能耗。 1.0.6燒結磚瓦工廠節能設計應合理利用資源,宜采用含能工、農業固體廢棄物替代或部分替代原料和燃料。 【條文說明】1.0.6本條是為了實現燒結磚瓦產業可持續發展,實施原、燃料的戰略轉移,充分發揮燒結磚瓦產業特有的環保利廢功能而制定。合理利用資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各種廢棄資源,如摻加各種含能的工、農業廢渣,即作為原料又作為燃料,利廢的同時節約了資源和燃料消耗;二是合理確定廢棄物的利用率,根據資源的特性確定產品方案、原料配比、生產工藝等;三是有效利用廢棄資源,應對所利用的再生資源應進行必要的檢測,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和《危險廢棄物鑒別標準浸出毒性鑒別》GB5085.3等標準的相關規定,保證安全利用。 1.0.7燒結磚瓦工廠節能設計除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2總圖與建筑節能 2.1總圖 2.1.1總圖布置應在滿足工藝生產要求的基礎上合理利用地形,分區明確,布置緊湊、物流順暢、節約用地。 【條文說明】2.1.1本條對燒結磚瓦工廠的總圖設計提出了基本要求。燒結磚瓦工廠設計中要兼顧各專業特點,根據地域不同,全面分析,采用本地最適合的朝向和地形。充分利用冬季日照,夏季通風,使冬季獲得太陽輻射熱,夏季通風降溫,最大程度利用自然能源,節約可支配能源,使工程設計科學合理,環保節能。在滿足生產工藝流程要求和各種防護間距的同時,注意合理用地,緊湊布置,縮短物料輸送距離,降低輸送能耗。 2.1.2總圖設計中應包括余熱利用和可再生資源利用系統的設計。 2.2建筑節能 2.2.1建筑的氣候分區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的有關規定。 【條文說明】2.2.1《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的氣候分區與《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的氣候分區一致。且更加直觀和細化,因此本標準按照GB50189的分區進行。 2.2.2燒結磚瓦工廠的建筑物分類應根據其使用性質、功能特征和節能要求按表2.2.2進行分類。 表2.2.2燒結磚瓦工廠的建筑物分類
【條文說明】2.2.2本條對燒結磚瓦工廠的建筑物進行了分類。 A類建筑一般面積不太大,有完整的廠前區建筑,屬公共建筑。有些廠建造了有辦公、會議和招待所、職工宿舍等功能的綜合樓,其中招待所、職工宿舍等為居住部分,如果居住類建筑面積小于總建筑面積的2/3時,綜合樓仍按公共建筑對待;當居住類建筑面積超過總建筑面積2/3時,其主要功能改為居住類,則應將此建筑劃為居住建筑。 B類建筑不是在所有的工廠中都有,規模也相差較大,此類建筑屬居住建筑。 C類建筑是指燒結磚瓦工廠中的一些獨立或毗鄰生產車間的輔助性生產建筑。這類建筑大多為單層,面積較小,在嚴寒地區和寒冷地區,為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和人員操作所必需的溫度環境而設有采暖或空調,采暖溫度一般為5℃~10℃。 D類建筑設在非采暖車間內,而自身又有人員長時間在其中活動的需要采暖的房間,采暖溫度控制在16℃為宜。這類建筑屬車間內的一部分,與室外大氣接觸的部分作為外墻或外窗,其他部分則在非采暖車間內部。D類建筑可按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相關規定確定屋頂和外墻的最小傳熱阻。D類建筑與C類建筑同屬輔助性生產建筑。 2.2.3A類建筑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進行建筑節能設計。 2.2.4B類建筑應根據建筑的氣候分區,分別按現行行業標準《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26、《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134、《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75進行建筑節能設計。 2.2.5嚴寒和寒冷地區E類、F類建筑的體形系數,在滿足工藝要求的前提下不應大于0.25,輔助性建筑的體形系數不應大于0.5。 【條文說明】2.2.5體形系數是表征建筑熱工特性的一個重要指標,與建筑物的層數、體量、形狀的因素有關。燒結磚瓦工廠聯合車間的體型系數一般在0.14~0.18之間,有關資料統計與理論計算表明,工業建筑體形系數控制在0.25以下比較合理。輔助性生產建筑的一般建筑面積較小,參考現行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的有關規定,嚴寒和寒冷地區面積小于800m2的建筑的體形系數應小于0.5。 2.2.6圍護結構的下列部位應進行詳細的構造設計: 1采用外保溫時,外墻和屋面宜減少出挑構件、附墻構件和屋頂突出物,外墻與屋面的熱橋部位應采取保溫措施; 2嚴寒、寒冷地區的變形縫應采取保溫措施,變形縫兩側的內表面溫度在室內空氣設計溫、濕度條件下不應低于露點溫度; 3嚴寒、寒冷地區地下室外墻應防止內表面在夏季結露,并應設防潮、排水措施。 2.2.7夏熱冬冷地區生產建筑的屋面宜采用淺色和通風屋面。 2.2.8建筑外門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嚴寒地區建筑的外門應設門斗,寒冷地區宜設門斗,門斗應采取減少冷風滲透的措施; 2嚴寒和寒冷地區有保溫要求的工業建筑應采用防寒保溫門; 3生產建筑應采用保溫隔熱門; 4外門氣密部分門窗、門斗板的傳熱系數不應大于1.5W/(m2˙K)。【條文說明】2.2.8生產建筑外門開啟頻繁,嚴寒地區外門頻繁開啟造成室外冷空氣大量進入室內,使得供暖量增加。設置門斗可以避免冷空氣直接進入室內。 2.2.9對冬季有保溫要求的生產建筑,應采用可關閉的天窗形式;對采用屋面通風器的建筑,應采用可關閉的屋面通風器形式。 2.2.10夏熱冬冷、夏熱冬暖、溫和地區的生產建筑各朝向外窗均應采取遮陽措施。遮陽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東西朝向宜設置活動外遮陽,朝南方向宜設置水平外遮陽; 2外遮陽裝置應兼顧自然通風及冬季日照的需求。 |
相關文章
- 兩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的通知2019-04-02
-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支持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發行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的通2019-05-14
- 《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2019-06-17
- 《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9年版)》(節能環保篇)2019-07-01
- 《綠色技術推廣目錄(2020年)》發改辦環資〔2020〕990號2021-01-11
- 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改產業〔2021〕372號)2021-03-24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