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處置的高階項目和低階項目分析
近日有消息稱,國家將在污水處理費中明確污泥處理處置費用,這將對加快解決污泥處理處置這一“老大難”問題產生積極推動。 污泥處理處置的高階項目,是指能夠同時滿足減量化、安全穩定化、資源化三方面要求,或者至少在安全穩定的前提下達到徹底減量效果的技術路線。那么,在現階段污泥處置工作的推進中,高階項目是否應大面積推廣?現有相關項目存在哪些問題? 根據木桶理論,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如果把污泥處理處置比作木桶,依現在情況看,重視并解決低成本下將污泥脫水到50%,達到初步減量要求,并保證處理后的污泥穩定安全的技術路線就是那塊短板,補齊它是當務之急。 能夠同時滿足減量化、安全穩定化、資源化三方面要求,或者至少在安全穩定的前提下達到徹底減量效果的技術路線,可稱之為污泥處理處置的高階項目。比如,上海石洞口焚燒、白龍港消化、北京高碑店污泥消化、重慶唐家坨消化及熱干化、天津裕川濱海污泥提蛋白及渣土園林利用等項目。 在這些項目中,由于國內泥質特殊、高額運行成本和運營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制約,很多以進口設備處理污泥為主的項目后期運行并不順利。即使是在未來,當面對更多的中小污水處理廠,依據地方縣、鎮級政府和中西部地區的需求和實際條件,在推進這類“高階”項目時也必須因地制宜。 高階項目推廣的最大制約是成本 多采用國外技術,成本高,在適應中國污泥的復雜成分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此類項目將更多會出現在發達城市30萬噸以上大型污水處理項目中 成本制約是當下污泥路線選擇的最主要的因素。在高階項目中,采用國外技術的BOT全成本(即全面考慮建設成本和運行維護費用的生命周期全成本)處理污泥,大多都會超過500元/噸(80%含水率的濕污泥)的成本,分攤到每噸污水中接近0.4元。 這樣的污泥處理費用對于全國平均不到1元的污水處理費用而言無疑過高,這也是國外技術引進和推廣困難的原因之一。而且,類似石洞口、唐家坨這些引進類的高端項目,在適應中國污泥的復雜成分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 現階段,在地方政府債務壓力日益加重、稅源收入仍然不足、融資模式尚未突破并反而受限的前提下,雖然對環保的重視和政策性資金的支持會促進一些以進口先進技術為代表的高階項目產生,但這些高階項目更多會出現在北、上、廣等一線發達城市的30萬噸以上的大型污水處理項目中。污水處理廠體量要符合高階項目的規模經濟需求,并具有示范項目的性質,為未來的技術發展提供模板。 國產高階項目正在逐步突破 國產技術為主體的高階污泥項目在二、三線城市的大型污水處理廠中可以找到機會,燃燒技術成本低于國外,資源化產品一定程度上回補運行成本 從目前情況看,以國產技術為主體的高階污泥項目將在二、三線城市的大型污水處理廠中找到機會。國內一些企業也在自主研發具有中國特色的高階處理處置路線。 比如,無錫國聯開發的板框干化加后續熱循環干化燃燒處理污泥的方式, BOT全成本已降低到了近300元/噸污泥(80%含水率)。不過這一價格可能未完全覆蓋由于前端板框干化方式添加物所帶來的更高的尾氣達標處置和焚燒后飛灰作為危廢安全處置的成本。但是,這樣的價格也已經遠低于國外同類路線的價格,體現了國內環保裝備技術的長足進步。 我國也有些企業借鑒國外經驗進行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創新。在日本,除了比較常見的焚燒處理以外,還有碳化技術作為另一選擇。通過引進日本巴工業的核心技術,由湖北博實開發的污泥干化加碳化技術,最終被央企中節能集團看重并收購成功。雖然現在碳化技術仍顯昂貴,但是生產出的碳粒可以成為商品出售,一定程度上回補了運行成本,成為高階項目部分國產化的一個代表作。 國產化的高階項目中,天津裕川的污泥提蛋白及渣土園林利用和國新天匯的襄樊熱水解消化沼氣作CNG和沼渣堆肥制園林兩個資源化項目都利用資源化的后端降低了前端的BOT取費要求,兩者的難題也都是需要很好的打通產業鏈后端才能獲得收益和實現全鏈條的消納。 相比而言,裕川的工藝路線比國新天匯的相對簡單,最終價格也較低(大約150元~200元BOT成本,國新天匯在200元~250元)。對于國新天匯和裕川的共同的考驗都是如何打通后續產業的連接問題,裕川將蛋白液利用于后續產業(作為發泡劑的消防產品和建材,以及回歸土壤的營養液),國新天匯將污泥處置產生的CNG輸進加氣站,以及兩者都利用園林消納渣土,都是污泥處置的出路。如果能夠在這方面順利突破,并且在成本上進行控制,這些高階項目將可以在價格上具備相當的競爭力。 推廣高水平項目需量力而行 需考慮管理能力的制約,結合資源化的產業鏈貫通需求,從第三方服務角度帶來商機 在高階項目推廣中,除了成本因素必須被充分考慮外,欠發達地區專業人才的缺乏導致污水處理廠專業建設管理和運營人才不足。高階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比如消化、熱干化、碳化和焚燒都需要更好的前期項目籌備和后期運營,其所涉及的專業管理能力和資金的限制,一定程度上成為現階段高階項目普遍推廣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隨著中央推動政府采購公共服務的契機,更多的在污泥高階項目中推進PPP類型的項目,通過BOT或者DBO形式,解決人才和管理瓶頸,是高階項目推廣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時,資源化的高階項目所需的跨行業產業鏈整合能力,更要求污泥資源化技術企業不僅要把項目“扶上馬”,還要“送全程”。而這也是難得的商機。 比如,中科博聯在上海松江項目中,通過DBO模式,考慮到污泥產品的消納需要,對接下游企業,污泥處理費大概在200元/噸以上,獲得了很好的商業收益。 注重低階項目的安全穩定性 注重三線城市及中小城鎮等地區,選擇成本相對更低但同時保證穩定安全化和適度減量化的路線作為第一階段,技術路線選擇應對未來處理處置方式的升級有所考慮和預留接口,避免投資浪費。 在目前的資金投入不足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的階段性壓力下,對于2012年所統計的3000萬噸含水率80%的濕污泥,有多少能在未來5年內被送到高階處理處置項目中實現徹底的妥善處置呢? 僅有少部分優等生有機會最終進入知名院校。筆者建議相關主管部門,不僅要關注高階項目的示范,更要關注作為中低端的處理處置路線是否能滿足安全穩定化和部分減量化的需求。 比如一個城市,將同筆資金,首先用于大幅提高污水收集和處理率,會比將某個本已經完備的污水處理廠從一級B升級到一級A甚至到回用在控制污染方面更有意義。 因此,在這樣的價格階段壓力下,分步實施是技術路線選擇時一個需要考慮的措施。分步實施的含義既包括在有條件的城市中選擇有條件的大型污水處理廠建設“高階項目”作為示范,也包括注重三線城市及中小城鎮等地區選擇成本相對更低但同時保證穩定安全化和適度減量化的路線作為第一階段。 |
相關文章
- 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分析及投資收益率分析2015-03-17
- 中國環保行業分析【垃圾滲濾液處理、污泥處理處置、水資源再生、垃圾焚燒發2016-07-12
- GEP Research:全球及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18)2019-01-21
- 全球及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19)2019-05-27
- China Sludg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Industry Report (2019)2020-02-05
- 全球及中國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0)2020-05-1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