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運營盈利模式探索空間可期
2015年10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工信部和住建部四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制定了未來5年充電設施發展的基本規劃和重點發展方向。在國家和各地政府的推動下,極大地激活了市場潛力,充電基礎設施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但作為新興行業,發展中存在優勢但亦有不足。就此,記者專訪了專訪聚電科技CEO賈雪峰。 面臨的困境 問:作為較早進入充電樁行業的企業,在見證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您認為目前充電樁行業面臨哪些困境? 賈雪峰: 一是充電樁使用效率不高。二是“死樁”的情況還是比較多的。三是各個充電樁的使用習慣和標準不同,車主比較難用便捷的方式實現對充電樁的查找支付等。四是一線城市居多,二三線城市布局較少,在區域發展上不均衡。五是國內車樁配比失衡。去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翻了3倍多,但國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遠遠落后。截至2015年底,國內已建成的充換電站3600座,公共充電樁4.9萬個,車樁比大約為9:1,按照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1:1的標準配比來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依舊缺口巨大。與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和政策推廣有序推進不同,充電設備之前用地、電力設施、補貼、運營模式等規劃均未明確,因此建設節奏有所落后。 個人認為,充電樁作為基礎設施,需要一定的投入,但從資本和場地來講,目前的投入還不夠,所以充電樁數量還遠遠不足;另一方面就是還沒有找到好的運營盈利模式。 問:國家對新能源的補貼在逐步縮減,國家對配套設施生產企業有沒有補貼? 賈雪峰:我們拿到的補貼其實并不多,而且我們也不希望通過補貼來維持整個市場的發展。國家對充電樁的補貼更多地是針對集中電站,分布式充電樁的數量政府很難統計。說到補貼其實我們覺得政府可以考慮補貼給用戶,這樣用戶對充電的運營服務費和電價就不會那么敏感。或者政府不補貼也可以,把服務費放開,不要將服務費和電價、油費這些價格掛鉤,讓服務費由市場來定價。所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的鼓勵地方建立以充電量為基準的獎勵補貼政策,減免充電服務費用的措施我們很認同。 |
相關文章
- 宇通客車:車型持續進入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2017-03-08
- 比亞迪投建巴西太陽能及電動巴士底盤工廠2017-04-20
- 方正電機:客戶開拓順利 驅動電機業務高增長2017-06-08
- 杉杉股份:鋰電材料龍頭標的 將受益于電動車全球化采購2017-07-18
- 中國電動車值得期待2017-12-08
- 新能源汽車:寧德時代供應鏈深度解析2018-05-18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