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快普及電動汽車”計劃及其啟示(2)
2.“加快普及電動汽車”計劃所帶來的影響及技術發展的預測 美國“加快普及電動汽車”計劃將對整個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帶來重要影響。從“加快普及電動汽車”計劃可以看出美國政府重視發展三類技術方向:高能量密度(≥500 Wh/kg)鋰電池技術;電動汽車快速充電技術(350 kW、10分鐘);電池領域的新型原創技術(小型“種子”研發項目)。 高能量密度的要求將首先帶動高能量密度電極材料體系和電池優化設計的研究,如將基于“試錯法”的材料篩選模式過渡到基于材料基礎物性參數的理性設計階段,將材料本體性能提升過渡到3D結構設計、多維復合等多元研發階段,將電池反應器獨立設計過渡到基于電池電化學反應建模的理性開發階段等等,通過高能量密度電池材料的開發、電池組裝方式的優化、電池模塊的高功率設計等獲得電池綜合性能的突破。而從技術層面分析,“加快普及電動汽車”計劃中350 kW、10分鐘的直流快充電池技術意味著充電系統能在10分鐘內為汽車充滿續航200英里的電量,這將對很多應用領域產生革命性影響,特別是針對大倍率充電相關的關鍵技術瓶頸研發(50 kW以上),這將大大提高電動汽車在世界范圍內的使用。此外,該計劃對小型“種子”電池研發項目的大力支持,有助于激發研究人員對新型原創電池技術的開發和電池新理論的探索,推動儲能技術的原始創新研究。 未來在大規模推廣電動汽車的同時,將會加大對鋰資源開采和提純技術的需求,同時也有可能帶來鋰資源緊缺的情況,勢必對各國鋰資源的戰略儲備策略產生影響。目前來看,鋰礦資源的全球儲量豐富,超過60%的鋰礦資源尚未得到勘探開發,潛在資源量巨大,分布也高度集中。就資源量而言,全球59%的資源量集中在“鋰三角”國家,即智利、玻利維亞和阿根廷三國,中國和美國的鋰資源量分別占世界總量的13.3%和13.5%。SQM、Chemetall、FMC和Talison是國際上開采鋰礦的四大巨頭公司,壟斷了全球最優質的鋰礦資源。我國鋰礦資源雖儲量豐富,但高品位鋰礦少、低品位礦多。從全球格局看,我國鋰礦企業無國際定價權,處于下游有壓價風險、上游受巨頭壓制的產業鏈弱勢環節,鋰礦資源的儲備和開采提純技術需要得到重視。 此外,為了避免電池材料對環境的污染以及降低電池的全產業鏈生產成本,動力鋰電池的回收再利用必將成為業界的關注重點。根據歐盟第2006/66/EC號電池指令,要求2016年電池回收率達到45%,根據電池總類的不同,循環再利用率應達到50%—75%。但是現有鋰電池通常采用高精密涂布技術制作極片,電池報廢后回收處理極度困難,通常需要經過電池拆解—機械粉碎—濕法或火法冶金等幾個環節,回收成本很高。。因此,未來必須開發可回收的新型動力電池和環保高效的回收處理技術。 |
相關文章
- 67億美元收購對手 美國最大天然氣生產商即將誕生?2017-06-30
- 重型卡車也能實現電動化 相比轎車減排成效更顯著2017-11-30
- 美國2025將成全球最大LNG出口國2018-05-17
- 美國百億投建新LNG出口終端 年出口量將達1600萬噸2019-02-20
- 美國正式退出《巴黎協定》2020-11-04
- 美加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的凈零排放2021-02-25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