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挪威首邀中國投資油氣、新能源等行業
時間:2014-12-09 17:35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全球環保研究網訊,北歐國家挪威首次向中國投資者發出邀請函。
全球環保研究網訊,北歐國家挪威首次向中國投資者發出邀請函。2014年11月中旬,挪威大使館在北京舉行“2014挪威中國投資創新大會”,正式邀請中國企業和個人投資挪威。“這是挪威大使館第一次向中國投資者發出信號,”挪威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挪威創新署中國區負責人索黎(音譯)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強調:“此前從未有過。”
據悉,投資挪威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購買挪威政府國有股、設立公司、并購、個人投資等,“大背景是挪威新政府決定減持國有股份,并借此促進挪威的經濟和就業。”索黎說。
挪威并沒有限制中國投資者的涉獵行業,但指導性的行業名單包括油氣、新能源、旅游、航空、高速公路等。其中,油氣行業是挪威的支柱產業,占GDP比重達到1/4,旅游可以促進經濟和就業,航空、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則由國有股減持釋放。
中國企業參與挪威經濟的著名案例是2008年,中海油服收購挪威鉆井公司AWO;此后,華為公司在挪威設立分公司開展第四代通訊網絡的搭建;數周前,中國太陽能企業藍星公司斥資6.4億美元收購了挪威最大的硅料生產商REC。
索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挪威歡迎所有類型的投資者投資挪威的所有行業。挪威創新署將為投資者做好聯絡工作。”
海上風電有投資機會
《21世紀經濟報道》(以下簡稱“《21世紀》”):11月中旬,挪威大使館舉行“2014挪威中國投資創新大會”,為什么是首次?是不是因為挪威國內經濟不景氣?
索黎:這是首次正式邀請中國投資者。原因主要出于三方面:第一,近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和海外投資一直在增加;第二,目前,挪威創新署幫助挪威企業國際化,轉型為提升挪威本國的價值,幫助挪威本國經濟增長和就業增加;第三,挪威政府在今年發布國有股減持白皮書,此前,挪威的很多企業由政府持股,本屆政府希望降低政府在經濟中的比重,對海外投資人開放。
挪威的經濟并不像歐洲其他國家那樣陷入困境,而是處于良性循環中,財政也比較富裕,其實一個國家能不能吸引海外投資最重要的是本國的經濟環境。挪威需要比以前更加開放。
《21世紀》:此次挪威向中國投資者開放了哪些投資項目?
索黎:作為全世界主要的油氣生產國,挪威在油氣領域有很多項目向中國投資者開放,特別是在北海大陸架上的油氣資源;同時,我們還突出了對旅游行業的開放,希望度假村項目可以拉動當地經濟。
《21世紀》:有沒有一個具體的行業名單?
索黎:沒有具體的名單,所有的行業都可以投資。而挪威政府計劃減持國有股白皮書列有一個名單,如北歐航空,該航空公司由挪威、丹麥、瑞典三國政府共同持有股份,挪威持有其中的1/3,三國政府均認為應該降低國有股比例。在這個名單中還有從奧斯陸機場到市區的機場快線。
減持國有股并不是把企業全部賣給投資者,其總部、研發中心仍然設立在挪威。減持沒有限制,任何投資人均可以購買。
《21世紀》:挪威是能源強國,新能源領域有沒有特殊的投資機會?
索黎:挪威的風電場不像中國這么多,而是以海上風電為主,這與中國風電行業形成互補。挪威政府對新能源提供補貼,如目前明陽風電在挪威測試海上風電技術,拿到了政府補貼,挪威有一個機構,可以為國外企業提供新能源方面的補貼。
|
相關文章
- 英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2014-11-18
- 歐盟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僅占新增機動車登記總量的0.5%2014-12-10
- 法國啟動世界首個浮動式海上風電項目招標2015-09-23
- 英國拒絕Navitus54億英鎊海上風電提案2015-09-23
- 歐洲標準支持環境保護2017-03-22
- 實現垃圾零廢棄,歐盟打算如何做?2017-03-28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