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歐盟成功研制更精確工業污染毒素檢測裝置
時間:2015-02-03 11:34來源:科技部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全球環保研究網訊,工業污染毒素如氯化二惡英(CDs)、多氯聯苯(PCBs)和其它的類二惡英化合物(DLCs),由于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危害,而被嚴令禁止。但目前這些工業污染物的毒性檢測仍然采用過時的口服毒性(Oral Toxicity)標記,其檢測方法既費時耗力又誤差很大。
全球環保研究網訊,工業污染毒素如氯化二惡英(CDs)、多氯聯苯(PCBs)和其它的類二惡英化合物(DLCs),由于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危害,而被嚴令禁止。但目前這些工業污染物的毒性檢測仍然采用過時的口服毒性(Oral Toxicity)標記,其檢測方法既費時耗力又誤差很大。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FP7)提供270萬歐元資助,總研發投入350萬歐元,由歐盟5個成員國荷蘭(總協調)、德國、瑞典、捷克和斯洛伐克科技人員參與組成的歐洲SYSTEQ研發團隊。從2009年2月開始,利用先進的生物基因標記技術,成功研制開發出更準確的工業污染毒素檢測裝置。
SYSTEQ研發團隊,首先開發出工業污染物系統性毒素參照(TEQs)用于毒理學評估,并在此基礎上確認毒素新的生物基因標記。進而通過生物基因表記與口服毒性標記的比較研究,通過大量的反復實驗,從TEQs確認的生物基因標記中優化篩選出被稱作為AHRR的基因標記,同時證實被稱作CYP1A1的基因,也可作為人體毒素的檢測標記。研發團隊利用AHRR生物基因表記對人體毒素和實驗動物類毒素之間的差異進行了研究,發現人類相對實驗動物類對DLCs毒素具有更低的敏感性,意味著傳統上基于實驗動物類口服毒性標記的毒素檢測被高估。
研發團隊已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6篇科學論文,并為其新的檢測裝置申請了發明專利。研究成果已向歐委會提出申請,有可能成為新的全球工業污染毒素檢測標準。
|
相關文章
- 歐洲面臨可再生能源補貼減弱風險2015-08-06
- 歐盟逐步取消可再生能源補貼2015-08-06
- 歐盟籌建全球最大光伏制造廠以復興光伏產業2015-10-13
- 歐盟10國大氣污染物質排放超標2016-06-30
- 歐盟有望達成新能效目標 2020年能效可比上世紀90年代高20%2017-02-14
- 歐洲標準支持環境保護2017-03-22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