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綜合廢鋼比8.7%創近年來新低
時間:2015-05-28 10:52來源:環保報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近日發布報告說,2014年納入協會統計范圍的89家主流鋼鐵企業的粗鋼產量為4.7608億噸,廢鋼消耗量為4140萬噸。不僅綜合廢鋼比為8.7%創近年來新低,而且煉鋼廢鋼單耗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為何如此?根據《廢鋼鐵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建議》,“十二五”期間廢鋼綜合平均單耗應超過200千克/噸鋼,即廢鋼比應超過20%。現在,我們不光離既定的目標漸行漸遠,更與世界平均水平差了很多。(2009年世界平均水平為37.6%)
眾所周知,加強廢鋼鐵應用可有效降低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緩解鋼鐵產業資源緊張的局面,可直接為鋼鐵工業節能減排發揮特殊功效。但是,與2014年我國粗鋼同比增長5.6%的增速相比,廢鋼消耗增速已經放緩至3%。
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與近年來鋼鐵產能過剩、市場低迷有無直接關系?
廢鋼成本比鐵水高,誰會吃?
有數據顯示,到2014年底,全國鋼鐵積蓄量已經達到70多億噸。廢鋼積蓄量逐年增加,而廢鋼單耗卻在連年走下坡路。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成本,企業一算賬發現,吃廢鋼比吃鐵水成本高。尤其是在目前鐵礦石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吃廢鋼的積極性更不高了。
以華東地區廢鋼價格統計數據為例,2014年全年廢鋼調價共計20多次,每噸降低600元左右,降幅為20.18%。而同期鐵礦石價格降幅為50%。
廢鋼企業價格處在倒掛狀態
鋼鐵企業認為廢鋼價格高,而正規的廢鋼加工配送企業已經多年處于生產成本和市場價格倒掛的狀態,不正規的企業卻有生存的市場空間。這是因為,圍繞廢鋼加工配送產業鏈,存在難以監管的“灰色地帶”。
廢鋼從廢棄資源到實現真正利用,須要經過回收分揀—加工配送—鋼鐵冶煉。其中,加工配送承上啟下,承載著廢鋼產業化發展最關鍵的一環。在回收分揀體系,由于廢鋼鐵資源缺乏統一的標準,回收價格稍有不同,資源的流向就會發生變化。同樣,在鋼鐵冶煉應用環節,廢鋼產品價格稍有變化,應用的流向也會發生變化。此外,資源來自于千家萬戶,也使得廢鋼加工配送環節缺少進項發票,正規企業存在單方面上稅無法抵扣的情況,增加的成本要沉淀到鋼廠身上。種種特性都決定著廢鋼加工配送在當前是一個微利的行業。因此,在缺乏有效市場監管時,不公平的市場環境,讓堅持規范化發展的廢鋼加工配送企業難敵非正規企業。
2010年底,由于一些企業的不自律行為,國家完全取消了對再生資源部分品種增值稅先征后返的財稅優惠,2011年,開始全額征收17%的增值稅,讓廢鋼加工供應環節由于缺少進項發票而單方面承擔17%增值稅,每噸增加了500多元的成本,使得廢鋼價格從低于鐵水,變為高于或與鐵水價格相當,不僅直接影響了鋼廠用廢鋼的積極性,更使得一些違規企業逮到了“鉆空子”的機會。
兩頭不開發票攪亂了市場
2011年前后,由于主流鋼廠采購社會廢鋼資源的積極性下降,小中頻爐“地條鋼”開始回潮,他們采用“兩頭不開發票”的方式截流大量廢鋼資源,既擾亂了廢鋼市場秩序,也助長了落后的鋼鐵產能,更使得廢鋼行業實現規范化、產品化、產業化發展遭遇重大阻礙。也是從2011年開始,廢鋼消耗量和廢鋼資源量不能同比增長,廢鋼比直線下降,而其間“灰色渠道”消耗量在加大。
劣幣驅除良幣怎么解?
廢鋼行業是一個對政策非常敏感的行業。當前的市場環境和廢鋼產業自身的特點,都決定了僅靠行業自身無法解決正規企業難敵非正規企業的怪象。
|
相關文章
- 廢鋼退稅新政條件苛刻2015-07-09
- 全國碳交易開啟在即,鋼鐵行業面臨挑戰2016-06-30
- 預計“十三五”末我國廢鋼資源產生量可達2億噸2016-12-11
- 符合《廢鋼鐵加工行業準入條件》企業名單(第六批)2018-08-06
- 2017年中國再生資源百強企業排行榜2019-03-14
- 擬公告的廢鋼鐵、廢塑料、廢舊輪胎、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2020-12-17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