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碳排交易體系碳價上升至40元/噸
時間:2015-09-15 10:34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非營利組織中國碳論壇和ICF國際咨詢公司近日聯合發布《2015年中國碳價調查》。調查報告顯示,受訪者普遍相信中國碳價將隨時間推移而日益增長,而碳價的增長將逐漸影響到相關的投資決策。80%以上的受訪者相信中國能夠在2030年達到其排放峰值目標。
調查報告顯示,至2017年,全國碳排交易體系內碳價預計將穩定上升至40元/噸二氧化碳當量,至2025年,預期碳價將達到70元/噸。事實上,雖然中國政府已公開宣布將于2017年上半年建成全國性的碳交易體系(ETS),但據很多受訪者預計,這一交易市場全面覆蓋中國大陸省市和地區可能要到2020年前后。
隨著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開展,中國在碳交易領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并將盡全力于2017年建成全國性碳交易體系。全國碳市場的政策體系中也應適當考慮未來碳價上漲這一因素,建立合理的市場調節機制,同時結合參與者需求大力推進能力建設,確保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據了解,近幾個月來,7個碳交易試點的價格有顯著的波動。許多試點的碳價于2013年和2014年建立之初有暫時的上漲(深圳的碳價在2013年10月的較短時間內曾超過人民幣100元/噸),但隨后在2014年末和2015年初下滑并保持穩定。
2015年5月和6月,大部分試點的碳價急劇下跌,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碳限額過剩。在本次調查中,碳試點的碳價處于9元/噸(上海碳市場)~42元/噸的范圍,根據預期,這些交易試點的碳價將迅速回彈,至2016年底達到33元~55元/噸。
此外,報告結果顯示,企業受訪者比非企業受訪者對碳價有更高的預期。63%的政府和企業受訪者表示還未做好開展碳交易的準備,受訪者預計從現在到2025年這個時間段里,中國將會明顯地轉向運用碳交易、碳稅和信息披露等政策手段來控制碳排放。盡管大多數受訪者預計碳稅最終會被納入政策中,但也認為其出臺時間仍有很多不確定性。受訪者對中國在2030年將達到碳排放峰值表示非常有信心,許多受訪者甚至預計中國達到碳排放峰值的時間可能會大幅提前。
|
相關文章
- 鋼鐵行業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方案上報待批2021-04-15
- 易綱:人民銀行計劃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2021-04-16
- 習近平: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碳達峰2021-04-23
-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發布《關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相關事項的公告》2021-06-23
- 視頻丨生態環境部:保證碳排放數據質量 對弄虛作假“零容忍”2024-03-06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