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急盼出臺合理光熱電價
“根據我國到2050年的太陽能發展路線圖,如果馬上啟動國內第一批100萬千瓦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到2020年光熱電價可以降到0.75元左右,但這個電價不是到了2020年就能等來的。如果光熱電價再不出臺,這個目標就很難實現了!”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孫銳在參加6月16日召開的中國國際光熱電站大會時道出了急盼光熱電價出臺的心聲。 面對臺下600位同樣焦灼等待電價出臺的與會者,孫銳補充說,“設備規模化生產后才能逐步降低電價,沒有生產哪能談得上規模化,又如何能降低成本?盡快出臺上網電價對光熱發電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希望承擔用電高峰最大負荷 記者在上述會議上了解到,美國和西班牙是世界太陽能熱發電站主要建設地區,印度、中東、非洲、澳大利亞、拉美、中國成為最具增長潛力的區域。 據統計,2015年全球光熱發電新增裝機容量421.1兆瓦,累積裝機容量約4940.1兆瓦,增幅9.3%。目前來看,全球光熱呈現幾大發展趨勢:太陽能光熱電站規模逐步增大,尤其以塔式電站最為突出;塔式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由于其集熱溫度高、易于實現大規模長時間蓄熱、技術和造價控制進步空間大等特點發展迅速;與傳統能源互補結合的高效率太陽能光熱利用形式正迅速推廣。 “對于我國來說,太陽能熱發電目前正處于從試驗、探索逐步向規模示范發展過渡的階段。”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在會上指出,“工程應用方面,我國一些小型光熱試驗電站陸續建成發電;在產品制造方面,一些關鍵設備和產品國內開始嘗試生產,部分產品已應用到試驗電站中。但是,由于國內太陽能熱發電上網電價缺失,熱發電站系統集成技術缺乏,產業鏈相關裝備和產品產業化生產進展較慢,還沒有建成商業化、規模化的大型電站,產業還處于培育當中。” 根據《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到2020年底,我國要實現太陽能熱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與光伏相比,在同等裝機規模下,無論是發電效率還是電源的穩定性都更勝一籌。因此,光熱機組在電力系統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對此,孫銳指出,“光熱發電機組的優勢就在于它能夠儲能,儲熱系統優化配置對光熱發電至關重要,儲熱系統能使光熱機組維持穩定的電力輸出。” 對于光熱將在電網中承擔的角色,孫銳表示,“根據現在我國光熱行業發展的階段,光熱機組24小時連續運行并不現實,比較理想的發電模式是希望光熱發電能承擔早高峰,中午保持出力,但能給光伏讓出空間,晚高峰希望光熱發電能達到最大負荷,晚高峰過后停機,這是目前我們光熱發電運行比較理想的方式。” |
相關文章
- 方向漸明:太陽能熱發電標桿電價 支撐光熱起航2016-09-23
- 國家能源局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明確太陽能發展重點2017-03-01
- 國家能源局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明確太陽能發展重點2017-03-01
- 國網:到2020年棄風棄光率不超5%2017-03-30
- 我國薄膜太陽能電池亟待產業化2017-08-14
- 中國公司參建世界上最大光熱發電項目2018-06-08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