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容量逐步縮小 脫硫脫硝設備提效改造成重點
“脫硫脫硝大規模高速增長的勢頭給相關設備制造商帶來一定的壓力,應該說環保設備質量和水平并沒有得到實質上的提高。對于環保企業來說,也不利于進行技術開發和儲備。一方面脫硫脫硝市場進入‘十三五’可能會逐步萎縮,但另一方面對環保企業和環保設備來說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從環保裝置效率的提升和性能的優化層面而言,脫硫脫硝設備和技術將進入一個更新換代的時期,考驗環保企業的技術水平和能力。”近日,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振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2011年9月,國家環保部發布新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這個被業內認為是“最嚴標準”的文件,開啟了我國火電廠脫硝改造的熱潮。新標準要求所有的火電廠在今年7月1日前全部實現既定目標,與之前的脫硫改造10年期限相比,脫硝改造僅僅有3年的時間,時間緊、任務重令環保企業無暇進行技術研發和設備升級,造成低價競爭與質量問題伴隨其中。 大規模脫硝改造告一段落 據中電聯發布的《2013年度火電廠煙氣脫硫、脫硝、除塵產業信息》顯示,2013年當年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約3600萬千瓦,截至2013年底,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約7.2億千瓦,占全國現役燃煤機組容量的91.6%。2013年當年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容量約2億千瓦,截至2013年底,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容量約4.3億千瓦,占全國現役火電機組容量的50%。 “煙氣脫硝機組剩余50%中的90%以上,基本上要在今年完成技改工作,還有一些在今年要根據國家相關標準進行低氮燃燒改造等工作。從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今年底大規模的脫硝改造工程基本上告一段落,2015年煙氣脫硝機組數量將明顯減少。”陳振宇告訴記者,但我國仍然是個以火力發電為主的大國,所以脫硫脫硝行業并不悲觀,雖說未來市場項目規模會萎縮,但重點工作將轉移到提效改造與技術升級方面。 近年來,我國煙氣治理行業一方面通過設備制造商和環保企業的不懈努力,將環保裝置建設單位造價大幅度降低,脫硫脫硝改造單位造價平均在100~150元/千瓦,使得大規模環保建設得以順利實現。 另一方面隨著造價的一降再降,環保設施的一些關鍵設備的質量水平相比較發達國家還存在差距,性能指標相對較差。由于市場的壓力,環保企業出于控制工程成本造成一些高水平的技術和設計不能順利的應用于電廠,這就造成了很大一部分脫硫脫硝裝置面臨著提效改造。 |
相關文章
- 中電聯發布2014年度火電廠環保產業信息(脫硫脫硝除塵)2015-05-19
- 脫硫脫硝大量重復引進國外技術2016-04-19
- 中電聯節能環保分會關于報送2016年度火電廠煙氣脫硫脫硝除塵相關信息的通知2016-12-14
- 2017年脫硫脫硝行業發展評述和2018年發展展望2018-03-28
- 2017年度燃煤煙氣脫硫脫硝產業信息2018-04-18
- 2019年脫硫脫硝行業發展評述和2020年發展展望2020-01-17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