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專家論《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
時隔十五年,國家層面再次公布電力發展五年規劃。電力需求增速持續放緩,棄風、棄光、煤電過剩等問題依舊待解,『十三五』電力供需形勢并不明朗……此時發布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給行業帶來些什么?有哪些亮點?還存在哪些遺憾?特邀業內專家進行解讀。 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韓水:綠色發展是主線 在新能源方面,棄風、棄光主要原因有三點:布局、電網輸送、系統調解能力。 在布局方面,“十三五”將對風電和光伏進行優化,一是棄電地區要有序發展、適當放緩規模和節奏;二是堅持集中建設與分散建設并舉原則,以就近消納為主。 在電網輸送方面,將盡可能讓電網適應可再生能源發展,從電網建設上加強對可再生能源接納和消納的力度。一方面,加大可再生能源發電外送力度。另一方面,在配電網建設上加大改造力度,希望讓可再生能源能夠以分布式、微電網的形式接入系統,實現就近消納。 在調節能力方面,此次規劃的特點之一便是全面提升系統的靈活性,提高電力系統的調峰能力。將加大調峰電源建設規模。將建成1700萬千瓦抽水蓄能,同時開工6000萬千瓦;部署500萬千瓦的調峰氣電;加大燃煤電站靈活性改造力度,加大煤電調峰的能力,改造后將增加煤電調峰能力4600萬千瓦。這些目標是通過系統工程辦法優化出來的,優化目的是使當地的棄風、棄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其中,“合理水平”是指力爭控制在5%以內。需要注意的是,“5%以內”也是一個通用控制指標,由于各地區情況不一,因此用“控制在合理水平”來表述。事實上,適當棄風棄光,可實現更多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消納,支持風電、光伏更大規模發展。同時,還將通過硬件和軟件建設并舉,保證可再生能源健康有序發展。 另外,規劃也體現了新能源優先原則。常規、傳統意義上電源規劃主要有兩個原則:滿足規劃預測的負荷需求,保證電力供應;根據經濟性,用經濟性最優原則來確定建設規模和種類。此次規劃為突出能源結構轉型升級要求,又增加了一個關鍵性原則,即第三個原則——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具體而言,規劃在電源結構優化的過程中將優先布局清潔能源,在考慮電力電量平衡時,首先平衡水電、風電、光伏和核電,然后看這些電源能否滿足電力需求,差額部分再用氣電、煤電補充。此外,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還體現在外送輸電通道最大限度地考慮清潔能源的外送。 我們將花大力氣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能力,將棄風、棄光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在規劃中體現了綠色發展這條主線。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電力經濟研究咨詢中心主任曾鳴:首提多能互補 點明電力發展方向 規劃提出幾個有明確時限的目標,包括2018年底前啟動現貨交易試點、2020年全面啟動現貨交易市場、2018年底前完成售電側市場競爭主體培育工作等,均是經過專家、相關管理部門和企業反復研討、論證后確定的。 實現這些目標值仍需各方通力配合。最重要就是要體現規劃的權威性,真正將電力發展各環節工作統籌起來。 規劃體現了能源革命大背景下電力行業發展應該做的事情。一是大規模經濟高效使用清潔能源,二是調峰問題,三是關于形成新能源電力系統問題。當大規模清潔能源特別是以風、光為代表的隨機性、波動性很強的清潔能源使用比例越來越大時,電力系統的隨機波動性就會很強,為抵御這種隨機波動性,規劃提出要堅持由傳統電力系統逐步過渡到新能源電力系統,并提出相關舉措。同時,還圍繞電改九號文,在第十八項任務中明確了電改任務。 此外,最體現能源革命亮點的就是規劃首次突出提出了電力系統發展的多能互補。這是基于能源互聯網發展背景提出的,從提高整個系統中用能效率、節能減排角度實現多能互補的電力發展方向。 不足之處是未能明確提出各種能源之間到底如何協調優化的具體措施。我認為只要樹立規劃的權威性并嚴格執行,其必將為電改注入新活力,顯著推進電改進程。 需要指出的是,“西電東送”問題是“十三五”中國電力行業發展必須要面對和逐步解決的問題。規劃安排電源投資和電網投資的匹配問題也是經過好幾輪反復論證討論,當然具體執行還要具體安排。 除了建設特高壓電網、遠距離輸送,以清潔能源為主的分布式發電就地消納也成為規劃的另一亮點。未來應是集中式與分布式相結合,高參數發電、遠距離輸送與分布式發電就地消納有機結合,這是未來中國電力發展需要協調好的。 如果能按規劃提出的投資規模和發展目標順利推進,“十三五”可再生能源輸送和分布式發電發展都將會有很大改觀。 |
相關文章
- 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1月1日執行2018-11-22
- 2018年電力裝備行業發展年度報告2019-01-10
- 中電聯發布《2018-2019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2019-02-21
- 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一覽表2019-05-28
- 國新辦舉行“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2020-10-22
- 中國電力行業碳中和方式及發展趨勢2021-04-09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