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再次下調全球煤炭增長預期
11月16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最新報告《世界能源展望2016》。根據該報告,未來數十年內,全球能源體系將發生重大變化。其中,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將成為滿足能源需求的“主力軍”;但與此同時,全球要擺脫化石能源的主導地位、實現巴黎氣候大會制定的氣候目標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IEA署長比羅爾表示:“未來25年內,我們將看到天然氣、風能、太陽能,特別是后兩者將代替煤炭成為主要的能源來源。但是,未來全球的能源供應不應該是單一的形式,我們當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將決定未來的變化。” 煤炭需求增長預期減半 歐洲氣候基金旗下分析機構Carbon Brief指出,在這份年度報告中,IEA大幅下調了對未來25年內全球煤炭需求增長的預期,這無疑為全球實現氣候目標注入了“強心劑”。 “煤炭是世界上污染最為嚴重的化石燃料。”Carbon Brief在一份文件中表示,“IEA的統計顯示,2014年,盡管全球能源需求中僅有29%是煤炭滿足的,但其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卻占到全球能源領域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46%。因此,實現氣候目標將主要依靠減少來自煤炭的排放。” IEA在《世界能源展望2016》預計,到2040年,全球煤炭需求將增長2.14億噸油當量,比其去年預計的4.85億噸油當量減少了一半還多。 IEA指出,雖然煤炭需求仍將繼續增長,但是,未來的增長速度將大大放緩。“經過了近年來的快速增長后,煤炭用量的增長已經基本停了下來。未來全球煤炭需求的增長將保持在每年0.2%的平均值。”據了解,這一估值是IEA去年預期的一半,是其2012年預期的1/4。 值得注意的是,IEA在報告中強調,在近年來的“減煤”過程中,中國的貢獻不容忽視。去年,IEA曾預計,中國的煤炭需求要到2030年才會達到峰值;然而,在《世界能源展望2016》中,IEA提出,中國的煤炭需求其實在2013年就已經達到了峰值。 IEA能源供應部門負責人Tim Gould在發布會上表示:“上世紀初,煤炭業曾有過一段‘美好的時光’,不過,這一繁榮期已經結束了。這其中,中國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在我們看來,中國的煤炭需求已經達到了峰值,并將于2040年再減少15%。” 報告預計,到2040年,中國的煤炭需求將減少15%左右;燃煤發電量則將僅僅增長4%。中國很可能將提前實現其能源和減排的目標。而Carbon Brief更是指出,鑒于一些新政策的推出,中國煤炭需求的下降速度可能會比IEA的預期更快。 |
相關文章
- 擬公告的廢鋼鐵、廢塑料、廢舊輪胎、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2020-12-17
- 國家能源局表態新能源發展無需再補貼 2030年碳達峰投資劃重點2020-12-22
- 煤炭行業碳排放及碳中和結構分析2021-04-09
- 中國煤炭行業碳排放來源及類型2021-04-09
- 中國煤炭行業碳中和方式及趨勢2021-04-09
-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發布《關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相關事項的公告》2021-06-23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