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成全球最大化學儲能應用市場 電池回收和商業模式亟待探索
“十三五”儲能市值有望達千億 近年來,在技術進步和政策利好下,儲能市場空間不斷拓展。技術應用層面,出現了適用于電網的集成功率達到兆瓦級的電池儲能技術;在應用領域,儲能技術在電力系統的應用已從電網擴大到發電側和用戶側,從削峰填谷、調頻服務擴大到新能源并網、電力輸配和分布式發電以及微網。 而在業界頗為關心的商業模式方面,“當前儲能在新能源并網、電力輔助服務、微電網、工商業用戶側、通信以及應急電源領域正逐步摸索商業化的應用模式,有些已經初步實現有條件的商業運行。”劉勇說。 盡管目前針對儲能的實質補貼政策尚未出臺,但業界普遍預計儲能不久之后或將迎來爆發。“隨著技術的進步、裝機量的擴大、成本的降低以及市場機制的完善,大規模儲能應用將邁入發展的黃金時期。‘十三五’期間有望達到千億市場規模。”這代表了業界的共同預期。 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所長李瓊慧表示,隨著電化學儲能技術成熟、成本的快速下降以及分布式能源加速開發利用,再加上電力市場化改革和相關產業政策的支持,儲能將得到更廣闊的應用空間。 “‘十三五’期間,儲能重點領域依次為分布式發電及微網、調頻輔助服務、新能源并網,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配網和電源側。預計2020年我國儲能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GW,其中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調頻輔助服務、新能源并網分別占50%、20%、20%。”李瓊慧預計。 商業模式處于探索期 盡管儲能市場增速明顯,但在整體裝機上仍遠遜于其他新能源,雖然成本相較幾年前大幅下降,但相比其他能源形式,儲能高成本依然是跨不過去的一道坎。 “裝機來看儲能依然是雷聲大雨點小,投資回報期仍然比較長。”劉勇直言。據了解,在山西、河北用于電力輔助服務的投資回報周期大概在3—4年左右,而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通過峰谷電價差盈利的用戶側儲能系統鉛炭電池投資回報期大概在6—8年,鋰電池儲能系統需要8—10年左右。 儲能應用分會通過對全國儲能產業巡回調研得出的數據顯示,現在鉛炭電池的建設成本基本上每千瓦時在1000—1200元左右;鋰電成本約為1500—2200元,2018年鋰電成本有望達到1200—1400元。 儲能具有調峰、調頻、穩定系統輸出、備用電源、調高調度靈活性等多重功能,價值有目共睹,但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價值并不能很好得到體現。不過這并未阻擋企業布局儲能的熱情,不少企業“摸著石頭過河”,逐步探索儲能發展的商業模式。 科陸電子儲能技術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江衛良指出,就用戶側儲能而言,其市場容量很大,應根據電力系統源—網—荷協調發展的需求,對大電網、區域電網及配電網內所應配置的用戶側儲能規模進行整體規劃,對電力供應緊張的區域進行政策扶持和引導。 “用戶側儲能商業化的關鍵問題在于降低成本和提高收入。一方面,通過產業鏈整合、技術進步、批量化、標準化、智能運維等方式來降低項目整個生命周期內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峰谷差價套利、優化調度、實現儲能和售電相結合、參與需求側響應等方式來提高用戶側儲能項目的收入。”江衛良表示。 據悉,依托完善的儲能解決方案及儲能系統集成能力,科陸電子在佛山力源削峰填谷、北京拉斐特酒店儲能等項目中均有不錯表現。 南都電源則于2015年首創了“投資+運營”模式。該模式類似于合同能源管理,通過與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為客戶提供包括用電診斷、項目設計、項目融資、設備采購、工程施工、設備安裝調試、人員培訓、節能計量確認和保證等一整套的節能服務,并從客戶進行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 “這一創新的商業模式將在用戶端、第三方儲能企業等投資主體、儲能產業基金等金融機構之間形成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加速推進儲能的商用化規模應用。”南都能源互聯網總經理于建華坦言。 另據了解,為推動儲能產業后續發展,南都電源已成立70億元的產業基金,投資開發規模總簽約量超過2GWh。 |
相關文章
- 動力電池高端產能不足問題加劇2019-08-22
- 新藍海——動力電池回收利用 明年市場規模將破百億2019-09-05
- 退役動力電池重新“上崗” 不容易2019-12-05
- 中國鎳鈷錳三元廢舊電池黑粉回收市場增長率及滲透率2023-08-25
- 2020-2035年中國廢舊電池黑粉需求量及預測2023-08-25
- 鎳鈷錳三元廢舊電池黑粉行業盈利水平2023-08-25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