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走向智能化?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技術難題待破解
8月起,《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簡稱《規定》)正式施行。《規定》指出,建立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對動力蓄電池生產、銷售、使用、報廢、利用、回收等全過程進行信息采集,并監測各環節主體履行回收利用責任情況。動力電池規模化回收已成大勢所趨,但回收行業仍存亂象,多項技術難題待解。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2018年1-6月新能源汽車產量累計達38.1萬輛,環比增長率顯著提高,全年產量預計可達100萬輛。國務院7月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加快車船結構升級,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并預計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達到200萬輛左右。 按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2018年已有大批動力電池進入退役期。某研究機構工作人員表示:“做好動力蓄電池朔源管理與回收工作,保證廢舊動力蓄電池安全處置,能有效降低廢舊動力電池帶來的風險。”據了解,正負極材料、電解液等動力電池的構成材料若處置不當容易造成污染。資料顯示,動力電池材料除了鋰金屬之外,還有有鎳、鈷、錳等重金屬和含氟有機物。如果回收拆解過程處理不當,可能引發重金屬污染、有機物廢氣排放等多種問題。 不合規企業擾亂回收市場是目前廢舊電池回收利用中的一大亂象。“目前國內充斥著大量不合規企業,他們往往通過‘高價回收’的方式擾亂市場,操作人員并不具備相應的安全知識和意識,不采取任何環保措施,對廢舊電池的處理方式簡單粗暴。”有業內人士表示。 業內人士介紹,動力電池資源化回收過程包括預處理和后續處理兩個階段。預處理是指對廢舊鋰電池進行放電和拆解分選,后續處理環節是對拆解后的各類廢料中的高價值部分進行回收,開展電池材料再造或修復。目前,預處理環節需要大量的人力手工操作,效率十分低下。 此外,在現有廢舊鋰電池回收工藝中,較少有企業關注含量較少但在循環過程中對環境污染嚴重的電解質的處理。哈爾濱工業大學一位學者指出:“現有工藝大多數只考慮了有價金屬的回收處理,對鋰離子電池中環境影響危害最大的電解液的研究相對薄弱。”雖然目前我國對電解液的回收尚處在理論研究階段,但其經濟價值和廣闊前景卻不容忽視。這位學者表示:“電解液是除正極材料和殼體之外最有價值的組成部分,占總成本的9.24%,從經濟利益角度考慮,電解液值得回收。” 據了解,除了建立完善的回收體系之外,未來向規模化生產轉型也是動力電池回收的必經之路。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曾指出,在2020年前實現動力電池拆解過程由人工拆解向自動化拆解過渡,必須積極研發自動化拆解設備,使物料綜合分選率達到85%以上,逐步向智能化發展。 |
相關文章
- 退役動力電池重新“上崗” 不容易2019-12-05
- 《財政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 關于開展燃料電池汽2020-09-22
- 擬公告的廢鋼鐵、廢塑料、廢舊輪胎、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2020-12-17
- 中國鎳鈷錳三元廢舊電池黑粉回收市場增長率及滲透率2023-08-25
- 2020-2035年中國廢舊電池黑粉需求量及預測2023-08-25
- 鎳鈷錳三元廢舊電池黑粉行業盈利水平2023-08-25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