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燃氣企業有哪些發展新動向、新機遇?(2)
二、城市燃氣企業發展新動向 自2014年國際油價暴跌以來,國際油氣公司和能源公用事業企業加強了對能源行業未來轉型發展形勢的預判,普遍認為在2035年前油氣資源仍將占據能源消費主導地位,清潔、低碳能源將快速發展,天然氣和新能源的發展速度將大大提高。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18年城市燃氣企業的新動向可以總結為“兩個堅持,兩個加快”。 堅持天然氣銷售業務的核心地位,努力擴大市場份額 2018年,主要城市燃氣企業新增34個項目,同比增幅7%,高于2017年2個百分點。其中,華潤燃氣新增13個城市燃氣項目,主要分布在江陰、陽山、武鳴等地,項目總數達到248個;新奧能源新增15個城市燃氣項目,并且在既有項目周邊成功發展34個新經營區域,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和山西等地,項目總數達到187個;港華燃氣新增5個城市燃氣項目和1個中游管網(含門站)項目,主要分布在廣西、山東省,項目總數達到116個。 應該說,天然氣銷售業務是城市燃氣企業的“大本營”,是企業快速拓展新業務的基石。這3家企業在2018年的項目數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進而帶動天然氣銷售量的增加,營收和利潤方面都已經成為主要的支撐。當然,在獲取直接的財務收益之外,天然氣銷售業務的戰略價值在于拓展了終端分銷網絡,擴大客戶規模。 堅持優化業務布局,打造天然氣全產業鏈條 2018年,新奧能源堅持發展液化天然氣業務,提高LNG規模,通過能源貿易業務銷售天然氣59.58億立方米。以舟山LNG接收站建成投產為契機,借助新奧能源自身氣源網絡優勢和國內較大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車隊優勢,一方面加強向國內小型燃氣分銷商、企業經營范圍以外的工業客戶、LNG加氣站及電廠等下游客戶分銷液化天然氣;另一方面,其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積極與雪佛龍、銳進、道達爾等IOC企業簽訂三個液化天然氣進口長約,形成充足和多元化的供應格局,推進企業形成天然氣全產業鏈。 港華燃氣的母公司中華煤氣在2018年建成全國首個由城市燃氣企業投資建設的地下鹽穴儲氣庫。儲氣庫投資12億元,儲氣量達到10億立方米。目前,項目一期已經完成,日最大采氣能力為500萬立方米,預計項目二期工程將于2019年11月開始。 加快拓展增值業務,努力形成新利潤增長點 華潤燃氣繼續采用靈活的市場化手段,深度挖掘客戶價值,大力推進增值業務,實現營收12.4億元。其中燃氣保險業務收入實現1.5億元,同比增長111%。 受惠于新開發的居民用戶數量的增長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新奧能源借助借助企業品牌影響力,圍繞農村煤改氣、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和新房配套工程的契機,領用企業線上和和線下平臺推廣灶具(格瑞泰)、采暖爐、熱水器、抽油煙機、消毒柜等燃氣器具產品,全年共銷售34萬件,同比增長49%,帶動銷售收入增長至4.35億元,在城市燃氣器具市場上逐漸占據一席之地。 加快向綜合能源服務企業轉型,走各具特色的轉型道路 在向綜合能源服務公司轉型的過程中,城市燃氣企業選擇性發展公司具有技術性優勢且與天然氣業務具有較強協同性的業務。 新奧能源選擇成功并購泛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綜合能源規劃、設計和運維等核心技術,用供能一體化的商業模式來滿足地方政府、客戶的需求,綜合能源業務發展步入快速發展通道。2018年,新增綜合能源項目31個,累計投運62個(包括18個園區類和44個單體類項目),形成冷、熱、電機蒸汽等綜合能源銷售量達到28.86億千瓦時。華潤燃氣新建6個分布式能源項目,裝機容量達108兆瓦,帶來2.7億立方米的氣量;并且在杭州、南京建成38個充電站點,年充電量6200萬千瓦時,2019年年初,鎮江、岳陽的充電站陸續投入運營,進一步擴大企業充電樁業務規模。 華潤燃氣和新奧能源都重視向二次能源布局,在售電環節,通過收購或者簽署協議方式,兩家企業都成立售電公司,布局未來交通充電網絡及居民終端售電網絡;在儲存和技術環節,研發氫能、固態電池和燃料電池。 三、城市燃氣企業發展的機遇 01能源低碳轉型步伐加快。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2030年,天然氣在世界一次能源供給中的比重將達到23%;我國天然氣需求將達到5000-6000億立方米,在一次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5%——天然氣發展迎來“黃金時代”。為城市燃氣企業牢牢把握天然氣發展戰略機遇期,積極拓展業務領域,加快轉型升級,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目標提供了良好的能源市場環境。 02能源科技革命日新月異。 以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和氫儲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蓬勃興起,物聯網、大數據、北斗定位等新興技術逐步融入天然氣管網運營和服務體系,將推動城市燃氣企業加快數字化應用步伐,進而形成智慧、靈活的天然氣供應、儲存和銷售體系。 03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有力。 加快天然氣產業發展,提高天然氣的消費比重,是我國履行減排承諾、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不斷推進,清潔取暖及散煤替代項目,以及交通和高耗能行業燃料升級替代工程實施,將為城市燃氣企業發展提供的巨大的市場和機遇。 04能源國際合作前景廣闊。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廣度與深度不斷拓展,能源國際合作日益成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高層互訪的重點和亮點,G20、IGU等多邊國際組織,世界燃氣大會(WGC)、國際LNG大會等,為企業開展天然氣技術、貿易和服務領域合作提供了有利環境。 |
相關文章
- 關于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和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意見2018-04-27
- LNG汽車將迎發展機遇 關鍵在于氣價和排放問題能否解決2018-07-18
- 國際能源署:中國仍然是最大的能源投資市場2018-08-03
- 天然氣市場提前出現“量緊價漲”2018-08-24
- 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突破2800億方2019-04-03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