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2)
時間:2012-06-04 17:21來源:《半月談》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其次是海水淡化技術及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我國雖然較早成為世界上掌握海水淡化技術的少數國家之一,但總體看,目前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水淡化關鍵技術和設備還比較少,成套裝置及部件制造能力較弱,應用規模小,海水淡化產業發展還不平衡。
目前,我國已經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中近80%的裝機規模都是引進國外技術建造而成,關鍵設備如反滲透膜、能量回收裝置等主要依賴進口。而這一狀況則進一步提高了海水淡化的商業推廣和應用成本。
再次,對海水淡化的宣傳以及相關知識的普及情況不容樂觀。民眾對水資源的缺乏狀況沒有一個較為整體的認識,對淡化出的海水能否飲用也心存疑慮。
新探索:助推海水淡化發展
在我國城市綜合水價總體較低、水的價值與價格背離難以短期調整的情況下,對社會經濟發展所急需的海水淡化實行財政補貼,加大投資力度,可以很好地緩解因成本過高而制約其發展的問題。
在科技成果轉化問題上,九三學社中央的一份提案認為,應使現有的成果系統化、配套化和工程化,促進國內海水淡化裝備和制造業上規模、上水平、成氣候,擴大市場占有率。扶持并形成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中國水務集團,引導企業向國際海水淡化市場輸出產品。
一些地方的自主實踐和前沿探索為海水淡化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借鑒。天津濱海新區是全國淡水最匱乏的地區之一,其石油化工企業較多,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資源。
近年來,天津市60%的工業用水來自經過淡化的海水,其相關技術的研發應用走在全國前列。例如,天津大港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所用的海水來自大港發電廠冷卻發電機組排出的升溫海水,海水流過3家企業,實現了電廠與海水淡化廠、石化廠之間的“牽手”。
廣東在海水淡化方面也摸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全國第一座民用電滲析海(咸)水淡化站落戶珠三角,為全國沿海城鎮改水提供了具有示范意義的技術經驗。另外,淡化技術應用工程公司發展很快,膜法分離技術已初步形成了產業群體。
|
相關文章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 2015-2030年全行業高鹽廢水需求治理量及預測2025-02-19
-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2025-03-25
-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2025-03-25
-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2025-04-02
-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2025-04-02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