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發電如何走出虧損泥潭?
近日,江蘇省電力行業協會對外表示,該省建成投產的13家生物質發電廠,全數虧損。業內人士認為,回收成本增加、政策扶持力度較小是生物質能發電廠虧損的重要原因。 在筆者看來,從盈利角度講,農林剩余物生物質發電是依靠國家補貼運行,應該是一個公益性的項目,其本身盈利水平不可能太高。不過整體而言,國內生物質發電企業如果當地資源量符合項目要求、沒有惡性競爭,原料供應模式合理,鍋爐和上料關鍵設備選型科學,完全可以實現7000多小時以上的年利用小時數,能夠有一定的盈利。 而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筆者認為須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才能保證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首先是科學布局。根據生物質利用產業原料資源區域性、獨占性強的特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010年發布了《關于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每個縣或100公里半徑范圍內不得重復布置生物質發電廠,避免生物質發電項目不合理布局和燃料惡性競爭現象,對于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在對行業未作深入分析的情況下,盲目布局,對行業的整體健康發展造成嚴重不利影響。如目前山東與河北邊界已是國內生物質發電布局最密集的區域之一。以山東寧津縣為中心,距離山東樂陵項目直線約38公里,德城區項目約43公里,平原項目約62公里,惠民項目約64公里,陽信項目約68公里,無棣項目約72公里,河北吳橋項目約36公里,南皮項目約46公里。(其中惠民、陽信、無棣已投產,三個項目廠址之間直接距離最近31公里,最遠68公里。)該區域的項目燃料爭奪已呈白熱化,有些電廠因為燃料不足幾乎停產。 目前山東省發展改革委擬批準寧津小火電改造為生物質發電項目,這種盲目的違規布局,必將使周邊所有項目都陷入困境。生物質發電項目原料分布特點決定了“扎堆”布局必然導致燃料價高質次惡性競爭。布局不合理,地方政府審批部門應該承擔主要責任。 其次,生物質發電還需要一套好的設備。中國農林生物質原料復雜多樣,品質差異巨大,因此需要一套性能穩定、可靠的燃燒設備,能夠最大限度適應中國多品種、多形態、季節差異大、含水量與熱值復雜多樣等問題的燃料。從國家發展改革委補貼目錄來看,對比采用不同鍋爐的生物質電廠,其發電量、年利用小時數差異巨大。 我國雖然長期以來積累了很先進的燃煤鍋爐設計制造技術,但是對于生物質專業燃燒鍋爐設計和制造經驗不足。由于草本的農作物秸稈剩余物是“露天秸稈焚燒”的禍首,我們需要在燃燒草本農作物秸稈工業化燃燒鍋爐和上料系統關鍵設備材料選擇、設計和制造技術、成本控制、輔機配套完善等方面取得突破。沒有一套好設備,項目難以保證穩定運行或者效率低、能耗高,盈利就很困難。 |
相關文章
- 生物質產業:沒了補貼日子難過?2015-05-26
- 2015年上半年全國在建電力工程規模統計2015-07-08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 2015-2030年全行業高鹽廢水需求治理量及預測2025-02-19
-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2025-03-25
-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2025-03-25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