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和東南亞電子垃圾泛濫成災 5年飆升63%
東亞和東南亞的廢棄電子產品數量在2010年至2015年間增長了63%,電子垃圾總量和人均產生量均快速增長,速度超過了人口增長。聯合國智囊團——聯合國大學組織的世界首個“區域電子垃圾檢測”項目發布最新研究報告,為我們揭示了東亞和東南亞電子垃圾泛濫成災的深層次原因。 聯合國智囊團——聯合國大學組織的世界首個“區域電子垃圾檢測”項目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稱,東亞和東南亞的廢棄電子產品數量在2010年至2015年間增長了63%,電子垃圾總量和人均產生量均快速增長,速度超過了人口增長。在全球金融危機后,這一增長現象更顯驚人。 亞洲的12個國家和地區構成了最大的消費者群體,購買了近一半市場份額的電子產品。報告獨特地展示了區域電子垃圾狀況,直接將不同區域進行橫向比較,并根據先行國家的成熟經驗,向不發達地區提出未來電子垃圾管理的體系和政策建議。 數量驟增源自哪里 聯合國大學項目研究人員魯迪格˙庫爾說:“對于缺乏環境友好型電子垃圾管理基礎設施的許多國家來說,這類垃圾的數量驟增令人擔憂。”現有電子垃圾收集和處理系統負擔過重,對環境治理產生了不小的壓力。 報告列舉的電子垃圾增加的主要趨勢包括:技術創新加速了新產品的推出,特別是便攜式電子產品類別,如平板電腦和智能手表等小型可穿戴設備層出不窮;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工業化國家人口不斷增加,迅速擴大的中產階級成為相當有實力的電子產品消費者;由于硬件不兼容和軟件要求,電子產品很快因快速發展的技術變得不再時尚,更新換代越來越快,電子垃圾也隨之增長;進口貿易提供了更多的新產品和二手產品,也增加了電子垃圾的潛在來源。 |
相關文章
- 美國和中國制造了全球32%的電子垃圾2015-05-07
- 歐美是怎么處理危險廢物的?2016-06-23
- 德國電子垃圾這樣回收處理2016-12-01
- 亞洲電子廢物5年增長63% 規范回收路在何方2017-01-19
- 德國為什么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回收體系2017-02-06
- 德國電子垃圾回收率超過45%2017-04-17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