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什么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回收體系
2020年奧運會將在日本舉行,日本奧組委提出了一個創意十足的計劃:萬眾矚目的獎牌,就用回收的智能手機中的金、銀、銅來制作。 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制作獎牌用約9.6公斤黃金、1.21噸白銀、700公斤銅,這是一個不小的消耗量。日本的別出心裁,其深遠意義在于,強化國民循環利用電子垃圾的意識。 手機數量的增長和更新速度的加快,遠遠將循環利用的環保態勢甩在身后。各國政府都有壓力,為循環經濟大勢所驅動,各國積極主張回收廢舊電器。 建立第三方機構 德國堪稱全球固廢物回收管理領域的開拓者。 2016年,德國新版《電子電器設備銷售管理、回收與無害化處理法案》( 下 稱《電子電器法案》)生效。早在十年前,德國就頒布實施了《循環經濟與廢棄物管理法》。當中國垃圾處理行業還頻現露天焚燒、分類回收難以貫徹等窘境時,垃圾處理行業已成為德國重要的就業領域,解決24萬個就業崗位,每年為德國帶來約500億歐元的收益 。2014年,德國電子垃圾回收總量達180萬噸,預計回收率在2019年增至65%。高回收率背后是有力的法律支撐和高效運轉的回收體系。在德國,經營面積超過400平方米的電器商場或者網絡電商,都有義務回收廢舊電器 。新版《電子電器法案》明確規定,邊長小于25厘米的小型電器,如手機、iPAD,都對消費者無條件免費回收;冰箱等大電器,只有購買同款的新電器后才能免費回收。 德國《電子電器法案》規定很明確,生產者必須對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負責,即要對廢棄產品的收集、回收和處置負責,并支付由此產生的費用。這意味著,生產商不但為公共回收公司免費提供收集容器,而且要負責運輸、處理及清除舊電器和電器組件,并承擔費用。 《電子電器法案》事實上勾勒出了政府、第三方機構、生產者在整個回收鏈條中所扮演的角色——政府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并進行監管,公共回收公司作為第三方進行組織和協調,生產商對自己生產銷售的產品進行具體的回收和處置。這與德國在固廢物回收利用領域知名的二元回收體系極為相似。早在25年前,德國發布了全球首部關于包裝廢棄物減量化及循環利用的法規——《包裝廢棄物管理法》,循環經濟思路表達得十分清晰——“資源—產品 — 再生資源 ”, 按照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最終處置的順序進行。 這一法規直接促使95家公司自發組建了綠點公司(DSD)。 這家私營股份制企業,對二元回收體系所涉及的生產商、進口商、廢物回收公司等完全敞開,有意者都可自愿入股成為股東。同時,它又是一個非營利性的民間組織,幫助生產商和經銷商履行回收利用義務,完成回收率指標。 綠點公司的角色更像一個全國性的政策執行和協調機構,它并不進行廢棄物的收集、分類、回收、利用等具體活動,與生產企業、經銷商之間是委托關系,這些企業委托綠點公司組織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工作,并支付費用;綠點公司則通過招標,選擇符合要求的廢物回收公司、廢物利用公司,與之簽訂合同,將廢物回收、利用工作委托出去。 可以說,綠點公司是德國二元回收系統建立的關鍵與核心。通過這種運作模式,德國構成了由生產企業、綠點公司、回收企業組成的回收體系。 回到電子廢物處理上,德國采取了與二元回收系統極為相像的思路:《電子電器法案》的執行系統是在已有的回收系統上,增加了專門的管理協調部門—— 德國電子舊設備登記基金 (EAR),扮演和綠點公司類似的第三方角色,負責協調整個系統。EAR負責組織和協調從市政回收點開始的電子廢棄物的登記接收,以及從回收點到處理廠的運輸,還負責通報注冊的生產商名單、產品類型和登記號碼等,以及其他與生產者、公共回收公司等相關的報告收集、通報、數據統計等工作。聯邦各州的公共回收公司,向EAR 報告已裝滿待生產商回收的收集容器數量。EAR會指示生產商向公共回收公司義務提供收集容器,及時取回已裝滿的收集容器。 生產商在向EAR注冊時,須提交所委托回收企業的相關信息,且每年向EAR上報其當年出售產品的回收處理情況,供EAR 審查 。當然 ,生產商可以自建回收系統,或者通過合同委托回收企業來處置廢舊電器;被委托的企業,必須具有相關資質,且必須保證按照生產商的要求進行回收處理工作。 這樣一來,作為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理主管部門,德國聯邦環保部除了負責注冊登記生產商的品牌、公司、地點、產品類型,頒布注冊號,整體監管工作會相對容易一些。 第三方機構的存在,并未讓德國電子廢棄物回收系統的成本顯著增加。“它事實上是來自行業內的,而不是從外部引入的 ,涉及到的運行成本不是特別高,不會造成整個行業成本的增加。”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劉麗麗博士告訴記者。 |
相關文章
- 國外(日本、英國、美國、德國)如何破解垃圾焚燒難題2016-12-16
- 東亞和東南亞電子垃圾泛濫成災 5年飆升63%2017-02-08
- 回望德國五十年治霾思路2017-02-14
- 加拿大塑料包裝回收率正逐步增長2017-04-14
- 德國電子垃圾回收率超過45%2017-04-17
- 德國城鎮水管理法律的發展——供水保障和污水處理2017-08-18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