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何去何從?聽專家怎么說(3)
聶永豐:焚燒發電的信息不對稱 在建設垃圾焚燒廠的時候,我們經常聽到不同的聲音或者擔憂:垃圾焚燒廠技術先進,建得也好,但是能管理好嗎?垃圾焚燒發電廠在正常運行的時候,能夠達到標準,但是出現非正常狀況下怎么辦?公眾的擔心事出有因,但更多是由于公眾與行業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 我國應既重視焚燒技術的提高,也要加強對垃圾焚燒廠運營的管理和監管,特別是焚燒廠內部的運行管理是重點。同時,也要加強政府和公眾對焚燒廠外部的運行監管,以此來促進垃圾焚燒廠的規范運營。除此之外,還需通過加強行業管理,對焚燒廠進行無害化等級評估,形成保證焚燒廠良好運營的管理體制。 外部監管體系,不同焚燒廠有不同的做法,有的焚燒廠不但有政府派駐的監督員,也有公眾派駐的代表進廠、住廠做監督。在廠外主干道口設立大型電子屏幕,焚燒煙氣排放指標實時在線顯示,向社會公布,主動接受公眾監督。從污染物排放情況來看,2015年處理垃圾是121.38萬噸,累計發電量5.2億千瓦時,上網電量達4.29億千瓦,爐渣處理量27.36萬噸。 總體上看,目前,我國的垃圾焚燒,不但技術上是先進的,可以實現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相關設備還出口至東南亞、中亞等地區。同時,從運行管理來說,也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監管制度。 李倬舸:清潔高效安全親民 1988年,深圳建設了全國第一個垃圾焚燒處理廠,這個處理廠它是當時國內唯一一個用專業的焚燒設備處理垃圾的焚燒廠,這個焚燒廠證明了一件事情,就是中國的垃圾雖然跟歐美的垃圾比水分高、熱度低,但是中國的垃圾是可以焚燒的。 怎么樣才能把垃圾焚燒發電廠建好?我認為規范很重要,因為我們的行當是事關百姓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它的核心是規范,而且這個規范是貫穿了它整個項目的運行周期,是全過程的一個規范。它的設計、它的建設、它的運營必須要規范。規范是這個行當的基本特點,也是重塑百姓信任最重要的一個基礎,同時也是提升我們這個行當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最重要的一個抓手。規范獲取信任,信任就產生了理解,理解就會產生支持,才能破解群眾對垃圾焚燒場的擔憂。下一代焚燒廠應該是怎么樣的?我們在深圳建設了新的一代焚燒廠,提出了四個方面的特點:更清潔、更高效、更安全、更親民。 我們新一代的焚燒廠是跟環境融為一體的設置,同時它提供了綠色旅游、科普教育、休閑娛樂的功能,如果我們這套體系能夠保證焚燒廠的運營實現規范,如果我們的設備、設計、技術、運營都不成問題,同時我們又為周邊百姓提供這樣一個開放性的環境,當老百姓在你的周邊休閑娛樂沒有覺得造成什么樣影響的時候,當老百姓覺得你成為他不可或缺的東西的時候,覺得大家相處非常融洽,這個時候就產生了和諧,有了和諧就有了信任,有了信任就有了理解,有了理解就有了支持。所以我們在新一代焚燒廠的設計上就提出四位一體的概念,它既承載城市垃圾處理的功能,同時還有科普教育、綠色旅游、休閑娛樂的功能。 李宏安:分布式能源一體化解決之道 我國提出,到2030年中國非化石類的能源消耗占到當年能源消耗的20%。根據目前的規劃,包括核電、水電、光伏、風能在內,還有8%的差距,這個任務應該怎么完成呢?就要由包括垃圾焚燒發電在內的分布式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來完成。 如何理解分布式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全國到處都建工業園區,按照傳統的建設模式,每個園區供熱是一個公司,給水是一個公司,污水處理是公司,發電是一個公司,包括垃圾處理、垃圾焚燒發電都是各自為政,是一種資源的重要浪費。需要提供一個系統化的、一體化的解決方案,這就是陜鼓提倡的分布式能源一體化解決方案。陜西省針對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意見,已經把陜鼓分布式能源裝備國家制造業數據中心納入進去。 陜鼓一直在從事環保產業,與垃圾焚燒發電、與智能一體化方案有關系的核心技術——超臨界二氧化碳技術,可以將傳統垃圾焚燒發電的熱轉化效率效率提高到45-60%,同樣將垃圾焚燒后發的電量提高到原來的1.5倍至2倍。一體化項目與垃圾焚燒并不矛盾。特別是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企業的思維最終要站在用戶企業的立場上,為客戶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因此在系統解決方案,包括垃圾焚燒方案,更利于整個垃圾焚燒事業的發展。 |
相關文章
- 紐約人管理生活垃圾的妙招2013-10-10
- 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旁路廢氣二惡英會否超標?2015-06-30
- 發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答記者問2017-04-01
- 關于市政污泥單獨焚燒飛灰可否衛生填埋的回復2019-09-17
- 財政部未來將逐步減少垃圾發電新項目被納入補貼范圍的比例2019-10-22
-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就加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環境監管等問題回答記者2019-12-27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