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蓄電池生產及再生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解讀(2)
問:《技術政策》中鉛蓄電池污染防治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答:技術政策根據鉛蓄電池行業的污染特點,遵循全過程污染控制原則,以重金屬污染物減排為核心,以污染預防為重點,積極推進源頭減量替代,突出生產過程控制,規范資源再生利用,健全環境風險防控體系,強制清潔生產審核,推進環境信息公開。 原則一:以重金屬污染物減排為核心,以污染預防為重點,積極推進源頭減量替代 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15年本)》等要求,應限制鎘、砷等有毒有害元素在電池中使用。同時近期剛頒布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也提出,應普遍推行產品的生態設計等要求。 因此,本技術政策提出“鼓勵優化鉛蓄電池產品的生態設計,逐步減少或淘汰鉛蓄電池中鎘、砷等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鼓勵采用無鉛焊料”、“鼓勵研發減鉛、無鎘、無砷鉛蓄電池生產技術”等要求,遵循全過程污染控制原則,以重金屬污染物減排為核心,以污染預防為重點,積極推進源頭減量替代,防止環境污染。 原則二:遵循全過程污染控制原則,突出生產過程控制 本技術政策從預處理、生產過程和末端治理三個方面遵循全過程污染控制原則,分別提出了各個過程中的污染預防重點、配套環保設施和技術要求,為企業污染防治管理提供了技術依據。 針對預處理,技術政策從機械化自動化替代工藝、分類處理和預脫硫等角度提出了預處理過程的污染防治要求。 比如“廢鉛蓄電池拆解應采用機械破碎分選的工藝、技術和設備,鼓勵采用全自動破碎分選技術與裝備,加強對原料場及各生產工序無組織排放的控制。”,“分選出的塑料、橡膠等應清洗和分離干凈,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再生鉛企業應對帶殼廢鉛蓄電池進行預處理,廢鉛膏與鉛柵應分別熔煉;對分選出的鉛膏應進行脫硫處理”等。 針對生產過程,技術政策要求鉛蓄電池生產及再生過程應采取密閉或負壓措施,減少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同時從生產工藝、機械化替代工藝等角度提出了“鼓勵采用內化成工藝”、“熔煉工序應采用密閉熔煉、低溫連續熔煉、多室熔煉爐熔煉等技術,并在負壓條件下生產,防止廢氣逸出;鑄錠工序應采用機械化鑄錠技術。”等技術要求。 針對末端治理,本技術政策提出了鉛煙、鉛塵的常規處理工藝,并根據環境管理要求新特點,提出了二噁英和硫酸霧等污染物的處理技術和要求。 原則三:規范資源再生利用,健全環境風險防控體系 技術政策要求鉛蓄電池再生企業在多個環節應預防環境污染和風險問題。源頭上鼓勵廢鉛蓄電池再生企業推進技術升級,提高再生鉛熔煉各工序中鉛、銻、砷、鎘等元素的回收率,嚴格控制重金屬排放量。再生過程鼓勵采用離子交換或離子膜反滲透等處理技術回收利用廢鉛蓄電池內的廢酸。并要求在廢塑料、廢隔板紙和廢橡膠的分選、清洗、破碎和干燥等工藝中應采用節水、節能、高效、低污染的技術和設備。 |
相關文章
- 何為燃料電池汽車?2015-05-12
- 動力電池回收如何落到實處?2016-03-01
- 《廢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解讀 注重全過程管理和關鍵節點風險防控2017-02-16
- 固管中心答:廢鉛蓄電池跨省轉移簡化審批手續如何開展2019-04-04
-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回復 關于污泥、電池、廢離子樹脂、 危廢等問題2019-08-12
- 視頻丨格拉斯哥COP26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接受中外媒體采訪2021-11-11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