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有關負責人就《固體廢物鑒別標準 通則》答記者問
環境保護部近日發布了2017年第44號公告,批準《固體廢物鑒別標準 通則》為國家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標準,并由環境保護部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聯合發布。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就標準發布的制定背景、原則、主要內容和實施重點,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為什么制訂本標準? 答:固體廢物種類繁多、性質復雜,固體廢物鑒別是確定固體廢物和非固體廢物管理界限的方法和手段,是各級環保部門實施環境管理的重要依據。目前,我國現有的固體廢物鑒別依據主要是《固體廢物鑒別導則(試行)》(以下簡稱《導則》),現行《導則》是2006年制定的,其主要內容包括固體廢物定義、范圍以及固體廢物與非固體廢物的鑒定等,對我國固體廢物鑒別和管理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打擊非法進口廢物以及違法處理處置固體廢物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技術支持作用。 隨著固體廢物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需要鑒別機構鑒別的固體廢物種類越來越多,現行《導則》鑒別應用中逐漸顯現出諸多弊端,難以滿足當前環境管理工作的需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些判定規則過于籠統,操作性不強。通過固體廢物范圍(產生來源)建立的判定規則相對籠統,沒有列出具體的固體廢物種類,不同鑒別機構對鑒別規則理解存在差異,導致不同鑒別機構對同一物質得出不同結論的情況時有發生;二是對容易混淆或歧義的物質是否屬于固體廢物缺乏明確的區分界限,諸如副產品與副產物、固體廢物與污染土壤、廢水與液態廢物等;三是對以固體廢物為原料生產的產物屬性缺乏明確的判斷規則,有的企業更是為了逃避監管,將應按照固體廢物或危險廢物管理的處理產物作為產品出售,存在新的污染環境風險。 因此,為了統一各個檢驗機構或鑒別機構鑒別固體廢物的尺度,保證鑒別質量和鑒別結果的公正和可靠,環境保護部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聯合發布《固體廢物鑒別標準通則》(GB 34330-2017)。該標準是我國首次制定的關于固體廢物的鑒別標準,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 問:標準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答:本標準適用于物質(或材料)和物品(包括產品、商品)(以下簡稱物質)的固體廢物鑒別(包括液態廢物的鑒別)。 本標準不適用于放射性廢物的鑒別、固體廢物的分類、有專用固體廢物鑒別標準的物質的固體廢物鑒別。 問:標準制訂的方法是什么? 答:一是根據固體廢物鑒別實例總結。固體廢物鑒別主要通過物質的產生來源以及物質管理過程進行鑒別,其中管理過程包括收集、貯存、運輸、處理、處置和綜合利用(再生),固體廢物鑒別結論是綜合判斷的結果。二是借鑒國外固體廢物鑒別的方法。依據國外固體廢物范圍和名錄,固體廢物加工后是否屬于固體廢物的條件、判斷固體廢物需要考慮的因素以及固體廢物排除和豁免條款進行鑒別。 |
相關文章
- 污泥是不是危廢?要不要鑒別?2019-06-04
- 財政部未來將逐步減少垃圾發電新項目被納入補貼范圍的比例2019-10-22
-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就加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環境監管等問題回答記者2019-12-27
- 《關于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有關事項的公告》答記者問2020-11-30
- 《關于“十四五”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意見》答記者問2021-04-01
- 一圖讀懂新固廢法主要作了哪些修改2020-09-11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