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山東省小清河流域科學利用再生水緩解水資源短缺
時間:2015-08-11 09:55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周雁凌 王學鵬 點擊:
次
大型企業自行投資建設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設施,另有企業以BOT方式與政府簽訂《特許經營許可協議》,承擔建設再生水回用工程項目,供應周圍部分中小企業用水
●針對資金不充裕卻希望使用中水的情況,有企業通過BOT方式與壽光市政府簽訂《特許經營許可協議》,承擔建設再生水回用工程項目,供應周圍部分企業用水
●在園林綠化、水系景觀等方面,中水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根據統計,濟南市已經建成中水設施273座,日均回用量達12.3萬立方米
作為山東省境內的主要河流,近年來小清河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時,在流域治理過程中還給中水利用產業賦予了新的活力。
記者日前跟隨齊魯環保世紀行采訪團,從小清河源頭的濟南市,順流而下,沿著濱州、淄博、東營,最后到入海口壽光市。一路走來,記者發現,小清河流域中水回用熱潮涌動,科學用好再生水資源成為了緩解水資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中水不僅應用于小清河周邊的工業企業,還對旱季農業灌溉和城市景觀用水起到不小作用。
工業企業成中水回用主力
大型企業自行投資建設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設施,另有企業以BOT方式與政府簽訂《特許經營許可協議》,承擔建設再生水回用工程項目,供應周圍部分中小企業用水
經過多年治理,小清河水質得到明顯改善,為中水回用奠定了良好基礎。根據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小清河流域主要污染物COD平均濃度為28.7mg/L,氨氮平均濃度為1.6mg/L,同比下降0.1%和29.9%,較2011年分別下降了14.2%和35.7%。
在促進中水回用中,如何為中水找好“下家”非常重要。在小清河流域,一些耗水大戶企業,在中水回用方面起到帶頭作用,主動上馬中水回用設施,在減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時,實現以水養水的良性循環。
記者了解到,西王集團投資6000萬元建設了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及中水回用工程,在原有處理能力1.5萬噸/日的基礎上,擴建至3萬噸/日,同時實施中水回用。為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公司新建一處4萬立方米蓄水池,配備了日輸水量5000立方米的管道和疏水泵,每天回用水量5000噸,主要用于西王特鋼公司輔助工段用水,每年可節約300余萬元水資源費用。
濟鋼集團按照“資源化利用、生態化建設、無害化處理、分布化實施、創新化管理、社會化發展”原則,積極探索實施水系統的高效循環利用。濟南黃臺電廠、華電章丘發電廠、藍星石油濟南分公司、濟南長城煉油廠均建成了再生水資源循環利用工程,全市節水型企業(單位)覆蓋率達到29%,工業用水重復率保持在95%以上。
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可以配套中水回用設施,而對于資金并不充裕的中小企業而言,想用中水怎么辦?
記者在壽光市濱海(羊口)經濟開發區了解到,山東中材默銳水務有限公司通過BOT方式與壽光市政府簽訂《特許經營許可協議》,承擔建設再生水回用工程項目,供應周圍部分企業用水。工程采用預處理加雙膜法工藝,設計規模為12萬噸/日,分兩期建設,一期設計規模為5萬噸/日,二期7萬噸/日,總投資5億元。
“截至2015年6月,我們已和33家企業簽訂供水協議,主要用于工業企業的鍋爐補給水、冷卻循環水等。”山東中材默銳水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樹仁介紹說,今年1~6月工業供水情況分別為:日均供水量約5300噸/日、5900噸/日、6400噸/日、1萬噸/日、1.16萬噸/日、1.3萬噸/日,實際產能利用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記者在開發區再生水回用工程現場看到,經過深度處理的中水清澈透明,沒有雜質。楊樹仁介紹說:“工程一期可實現年回用再生水1800萬噸,減排COD約900噸,氨氮270噸,不但可以減少地下水開采,還能大量消納污水,實現循環利用資源化。”
農業灌溉、景觀也用上了中水
以中水為主的小清河成了流域大旱之年地里莊稼的“解渴水”和“救命水”,興建中水處理站處理周邊小區生活污水及配套公共建筑產生的污水,用于補充景觀用水
由于小清河屬于內陸河,補給水源主要是周邊城市污水經過處理后的回用水,然而在農業灌溉方面,以中水為主的小清河成了小清河流域大旱之年地里莊稼的“解渴水”和“救命水”。
根據山東省氣象局公布的1~6月份17地市降水情況顯示,處于小清河流域的濟南、淄博、東營、濱州、濰坊5市降水量比常年分別偏少8%、11%、12%、12%、13%。盡管降水量大幅減少,但是農作物卻長勢良好。
據了解,山東省今年小麥單產創出新高,以平均畝產增加8公斤,帶動夏糧總產突破469億斤。豐收的背后,中水功不可沒。
記者站在東營市廣饒縣小清河王道閘的橋面上放眼望去,近百米寬的河面波光粼粼,岸邊濕地蘆葦蓬勃叢生,遠處還傳來抽水噴灌馬達的轟鳴聲。廣饒縣環保局局長李文江對記者說:“正常夏季汛期到來的時候閘門都處于開啟狀態,但是今年降水量偏少,關閉閘門用于蓄水,方便農業灌溉。”
一位路過的村民看到記者在采訪,忍不住停下腳步笑著說:“這些年小清河的水越來越好,魚也明顯多了起來。今年大旱,幸好有這一河清水,要不然地里莊稼的收成真是沒著落。”
除了工業用水和農業灌溉,在園林綠化、水系景觀等方面,中水也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根據統計,濟南市已經建成中水設施273座,日均回用量達12.3萬立方米。
濟南市名士豪庭小區的東側建有一處水生態公園,棧橋蜿蜒,小徑清幽,吸引了不少市民漫步其間。如果不經介紹,誰能想到這里大片的水面全是洪山中水站處理達標的中水呢?
記者了解到,洪山中水處理站投資約4000萬元,每天可處理周邊小區生活污水及配套公共建筑產生的污水1萬立方米,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和《城鎮污水再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標準》的觀賞性景觀環境用水河道類標準。如今,每天近萬方中水回用于洪山溪和水生態公園,形成了泉城東部一道亮麗的風景。
不久后,濟南市英雄山景區也將用上中水。位于英雄山景區西側的赤霞廣場污水處理站遵循“地下處理,地上綠化”的設計理念建設,占地面約3450平方米,設計處理規模1萬噸/日,采用“水解酸化+兩級生物濾池+重力式纖維濾池”處理工藝。赤霞廣場污水處理站已于今年6月19日通過竣工驗收,待再生水回用管路鋪設完畢后,中水將回用于景區山體綠化、園林灌溉等。
【相關報道】
如何用好48億立方米再生水?
山東不斷完善中水回用體系制度建設
山東是一個缺水的省份,人均水資源占有量334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4.9%,不到全世界人均水平的1/25,位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倒數第3位,遠遠小于國際公認的維持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臨界值。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南水北調工程每年可為山東省調引長江水13.53億立方米,而山東每年產生的再生水資源高達48億立方米,是調水的3倍多。科學用好再生水資源,成為緩解水資源短缺的重要措施。
記者了解到,為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山東省從政策、法規等方面予以支持,不斷完善中水回用體系制度建設。
早在2011年,山東省政府發布的《山東省節約用水辦法》明確規定,規劃建筑面積和日均用水量超過規定規模的新建賓館、飯店、住宅小區、機關事業企業單位辦公設施和其他建設項目,必須建設中水設施,已建成的中水設施和其他節水設施應當保持正常運轉。對使用中水或者其他再生水的,減收污水處理費。
同時,山東省制定了《山東省關于加強污水處理回用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市、縣(市、區)將污水處理再生水納入區域水資源統一配置,組織編制污水處理回用規劃,根據水資源緊缺程度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情況,確定不同水平年污水處理回用指標,力爭到2015年,全省城市和縣城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到2020年達到30%以上。
此外,山東省出臺了《關于貫徹落實國發〔2012〕3號文件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鼓勵并積極發展污水處理再生水、中水、雨水、礦坑水、微咸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山東省城鄉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2013~2015年)》中規定,設市城市和縣城要規劃建設再生利用項目 101個,新增再生水利用能力166.9萬立方米/日。
據了解,位于小清河流域的城市也針對中水回用出臺了辦法。淄博市對列入《淄博市碧水藍天行動計劃》的中水回用試點工程和已建成的居民小區中水回用設施建設工程,給予不高于總投資10%的補助,對回用的中水,不計征污水處理費和水資源費。
壽光市出臺了《中水設施建設設計方案評審管理辦法》,規定在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中,對建筑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的居住小區,建設單位必須配套建設中水回用設施。
同時,壽光市將污水處理、中水回用從城市推向廣大農村社區。營里、古城、文家等鎮街將建設22處社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通過污水處理廠實現中水回用。中水可直接用于道路沖刷、綠化景觀帶噴灌或農田灌溉,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壽光市用水緊張局面,在節水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用水須先治水
山東采用經濟、行政手段,調動公眾參與,綜合治理小清河
作為山東省的一條內河,小清河流經5市18個縣(市、區),覆蓋了全省9.6%的國土面積, 12%的人口,創造了全省16%的經濟總量。
隨著流域內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小清河污染日趨嚴重。為了改善小清河流域水質,山東省籌集資金4.28億元,在小清河流域啟動了上下游生態補償試點,建立起各市橫向補償(賠償)為主、省級財政引導的生態價值補償機制,充分調動各市治理積極性和主動性。自2013年以來,在流域內經濟總量年均增長14.6%的背景下,河流水質實現了年均18%的持續改善,干流和主要支流在2010年底恢復了魚類生長,水生態實現了重大轉折。
為鞏固流域治污成果,確保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12年,山東省委、省政府啟動了新一輪小清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批復實施了《小清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規劃方案》編制工作,明確治理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職責分工,建設7大類1017個項目。同時,相繼印發了《省級小清河流域污染綜合治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山東省小清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規劃方案實施情況考核暫行辦法》等文件,為治理工作提供了保障。
此外,開展城市(含縣城)建成區污水直排口排查整治和“隨手拍”活動,是山東省促進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的重要措施。
|
相關文章
- 山東省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全文)2019-09-02
- 2019年度第二批山東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及原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新帶動項目公示2019-11-20
- 山東:濟南市2019-2020年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2019-12-09
- 《山東省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分行業治理指導意見》(涉及20個行業)2020-01-19
- 2019年北京污水收集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情況2020-06-05
- 山東省貫徹落實〈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的若干措施》新聞發2020-10-20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