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完成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
日前,從浙江省人民政府獲悉,關于印發浙江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已經下發。根據規劃,浙江將全面推進煤電清潔高效發展。不再新上煤電項目。全面完成全省在役30萬千瓦以上公用燃煤發電機組、10萬千瓦以上自備燃煤發電機組,以及熱電聯產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和節能改造,實現生產運行及煙氣污染物排放情況全流程集中監控和遠程實時在線監測,全省實現煤電裝機清潔化。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繼續實施鍋爐窯爐改造、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等節能工程,進一步提高重點耗能行業能效。嚴格按照國內先進能效標準建設新增產能項目。加快推廣余熱余壓利用成熟技術,到2020年余熱余壓機組裝機容量達到100萬千瓦,工業領域余熱余壓利用達到較高水平。詳情如下: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浙江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 浙政辦發〔2016〕107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浙江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已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9月1日 (此件公開發布) 浙江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十三五”時期是浙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加快建設清潔能源示范省、全面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關鍵時期。為指導我省“十三五”時期能源發展,根據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和《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特編制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 (一)發展成就。 1.能源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到“十二五”末,全省電力總裝機8215萬千瓦,特高壓線路和省際聯絡線供電能力1800萬千瓦以上。“十二五”時期新增寧波液化天然氣(LNG)、西二氣和麗水36-1氣三種氣源,天然氣可供量86億立方米以上;新增核電、風電、光伏等一次能源生產量1350萬噸標煤,全省一次能源自給率達到5.3%(當量值)。從2014年開始,全省能源供需實現從缺電少氣到平衡有余轉變,電力、天然氣供應充足。2015年全省能源消費總量1.96億噸標煤,全社會電力消費3554億千瓦時,煤炭消費1.38億噸,石油及制品消費2970萬噸,天然氣消費78億立方米。 2.能源結構逐步優化。2015年,煤炭、油品、天然氣、水核風電及其他能源消費量占全省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分別為52.4%、22.4%、4.9%、20.3%。清潔能源發電裝機3313萬千瓦,占全省電力總裝機40.3%,比2010年提高8.4個百分點;光伏裝機從2010年2.96萬千瓦增加至2015年220萬千瓦,增長73倍;風電裝機從2010年25萬千瓦增加至2015年104萬千瓦,增長3.16倍;新增核電裝機283萬千瓦,增長75.7%。全省清潔能源利用比例(含省外調入水電)從2010年的12%提高至21.0%,非化石能源利用比重(含省外調入水電)從2010年的9.8%提高至16.0%。同時,組織實施大型燃煤機組清潔化改造,啟動中小型機組綜合改造,開展高污染燃料“五爐”淘汰改造工作,新建和改造大型清潔燃煤機組2377萬千瓦,淘汰分散燃煤小鍋爐2.1萬多臺。能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十二五”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0%以上,超額完成國家要求。 3.重大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十二五”時期,建成投產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工程、方家山核電、嘉興電廠三期、蒼南電廠、舟山六橫電廠等一批重大電源項目;建成方家山核電送出工程、皖電東送二期、浙北—福州交流特高壓輸變電工程、溪洛渡—浙西直流特高壓工程等一批重大電網項目,全省新增110千伏以上輸電線路9432公里,新增變電容量10153萬千伏安,形成以“兩交一直”特高壓為支撐,以“六橫兩縱”500千伏電網為骨干的輸配電網絡;建成寧波穿山港區中宅煤炭碼頭、甬紹金衢成品油管道、寧波LNG一期、西氣東輸二線浙江段等一批煤炭、石油、天然氣儲運項目,新增煤炭碼頭接卸能力850萬噸;累計建成成品油長輸管線993公里、油庫容量630萬立方米,成品油輸送能力達到2000萬噸/年;累計建成省級天然氣管道1053公里、城市管網27456公里,管道通達7個設區市44個縣(市、區),初步形成“多氣源、一環網”的天然氣網絡。同時,積極推進與能源富集省區合作,建成投產淮浙煤電鳳臺電廠二期擴建工程,開工建設寧東至浙江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4.能源技術和裝備產業快速發展。清潔煤電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率先在全國建成國際領先的超低排放燃煤機組。世界首個五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投入運行。海上風電5兆瓦(MW)樣機成功下線,LNG低溫儲罐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條超級電容儲能式現代電車運營示范線在寧波開通。大力發展常規電力及輔助裝備、核電關聯產業、光伏產業、風機制造、海工裝備、節能裝備等,嘉興海鹽中國核電城進一步推進,風電設備制造和配套部件專業化產業鏈初具規模,海工裝備邁出了產業化步伐。 5.能源綜合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全面開展全國首個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創建工作,積極推進新能源示范城市、清潔能源示范縣、新能源示范鎮和清潔能源示范項目建設。強化依法行政,率先頒布了《浙江省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促進條例》《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加強規劃引領,形成以能源發展規劃為統領,電力、油氣、可再生能源等規劃為支撐的能源規劃體系。推動改革創新,進一步下放能源項目審批權限,積極探索能源要素市場化改革和能源領域向民間資本開放等體制機制創新。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能源供求格局變化與結構優化的雙重考驗。一方面,隨著能源供應從供不應求向總體寬松轉變,能源運行新矛盾新問題顯現。由于用電需求增長趨緩,加之外來電大幅增加和省內電源加快投運,火電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不斷下降。2015年省統調煤電機組發電小時數下降到4485小時,省統調氣電機組發電小時數下降到1356小時,與2014年相比分別下降760小時、405小時。預計到“十三五”中期,煤電利用小時數將持續下降。同時,受全省用電峰谷差進一步拉大而外來電、核電不參與調峰的制約,電網調峰任務艱巨。特高壓交直流輸電大規模進入我省,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大量接入,對電網供電安全也帶來挑戰。城市天然氣利用不斷擴大,但應急調峰設施建設滯后。另一方面,能源結構優化任務艱巨。天然氣管網、家庭屋頂光伏等清潔能源項目和集中供熱推進緩慢,天然氣消費占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能源系統效率亟待提高,電力、熱力、燃氣等不同供能系統集成互補、梯級利用程度不高,需求側響應機制尚未建立,能源運行峰谷差呈擴大趨勢。 2.能源需求剛性增長與節能減排硬任務的雙向擠壓。一方面,隨著我省產業轉型升級的深入、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保持剛性增長,尤其是隨著“十三五”時期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的建成投產,煤炭等需求仍保持剛性增長。另一方面,節能減排任務較重,能源總量和強度“雙控”任務艱巨,節能減排對電力、工業等行業用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能源發展面臨環境承載力不足的重大挑戰。 3.能源關鍵技術和體制機制的雙重制約。一方面,我省能源技術創新水平和能力亟待提高,部分能源裝備關鍵組件和材料仍依賴進口,大功率風機、高效太陽能發電、儲能、燃氣輪機、電網智能化等自主研發的關鍵技術正處于產業化應用突破的關鍵期,清潔能源技術產業化推廣應用面臨諸多挑戰。另一方面,能源領域壟斷體制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油氣體制改革尚未破題,能源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尚未建立;能源管理職能交叉、多頭管理、效率不高的問題依然存在,基層能源管理力量薄弱。 (三)面臨的形勢。 1.能源供求進入新常態。當前,國際能源發展呈現市場寬松化、格局多極化、結構低碳化、系統智能化、競爭復雜化等一系列新特征,國內呈現能源消費增速回落,消費方式進入油氣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雙重更替期,能源發展動力向科技和體制創新轉變,能源系統形態向集中式供能與分布式供能并重的系統形態轉變。我省能源需求放緩、供應寬松已成新常態,能源供需市場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能源消費增長動力從高耗能產業逐步向服務業和居民生活轉變,能源結構從高碳向低碳綠色化轉變。 2.能源技術迎來新革命。當前能源正面臨科學技術重大突破、“互聯網+”時代不斷創新的革命性變革,頁巖氣、深海油氣資源開發,可燃冰、電動汽車、智能電網等關鍵技術不斷突破。對此,我省應順應形勢,搶抓機遇,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著力推動“互聯網+”智慧能源、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先進儲能、綠色建筑、綠色交通跨越式發展,推動生產力提高和發展模式轉變。 3.生態約束面臨新壓力。為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承諾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將努力早日達峰,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我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長三角地區提出了“經過5年努力空氣質量明顯好轉”的要求。我省必須全面落實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各項任務,堅持發展非化石能源與化石能源清潔化并舉,切實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和生態環境改善。 4.能源體制亟待新突破。當前能源體制革命正向縱深推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及系列配套文件出臺實施,電力體制改革拉開序幕,油氣體制改革即將啟動。浙江作為市場化改革的先發省份,必須積極推進能源領域改革,通過改革還原能源商品屬性,理順生產、供應和需求關系,激發發展潛力,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
相關文章
- 浙江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計劃(附重點項目實施計劃)2019-08-30
- 浙江省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2019-09-16
- 《浙江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管理條例》(2020年1月1日起施行)2019-09-29
- 浙江省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名單(2019.09.30更新)2019-10-14
- 浙江: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規程2019-11-11
- 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管理工作的指導2020-05-14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