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寧青“多能互補”示范工程調研啟示(3)
存在的問題 目前已建和在建、擬建的項目,預期都具有良好的環保、高效和經濟性,但在項目規劃、建設,及投產運營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多能互補系統”定義及項目核準權限需進一步明確。 由于“多能互補系統”的定義及具體形式尚不明確,出現了新能源企業簡單整合所轄風電場和光伏電站,以多能互補項目的名義爭取優惠政策,以及風電、光伏發電企業以構建多能互補系統的名義申請建設新的光伏發電、風電項目的情況。與此同時,多能互補項目作為新生事物,核準權限及流程尚不明確,影響了項目審批進度。 其次,配套價格政策不健全,綜合電價核定尚無依據。 1.多種能源價格政策銜接不順,項目經濟目標難以實現。 天然氣冷熱電聯供項目,涉及氣價、上網電價、熱冷價等,相互協同配比度較高,而現行各種能源價格政策銜接不順,影響項目正常運營。以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分布式能源項目為例,西安市天然氣集中采暖政府核定氣價為2.14元/方,與項目可研預定價格持平;根據國家的天然氣發電上網電價政策,陜西省氣電現行上網電價0.6846元/千瓦時,較項目可研預定上網電價0.729元/千瓦時低0.0444元/千瓦時;項目可研預定熱能結算價與目前市政集中供熱結算價基本持平。由于上網電價與預定電價的差異,該項目自建成投運即處于保本狀態,經濟目標難以實現,進而影響多能互補集成優化項目示范作用。 2.相關電價政策暫不明確,綜合價格核定暫無依據。 國家對天然氣微燃機、儲能及多能互補綜合項目尚未出臺電價政策,導致企業在微燃機發電、儲能設備以及能源互補技術上的投入無法獲得經濟收益。 3.可再生能源補貼申報周期長,補貼資金撥付不及時。 多能互補項目多包含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類型,需列入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方可獲得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目前補助目錄的申報周期不固定、間隔時間較長,補貼發放延遲的情況也時有發生。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并網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于今年6月啟動申報程序,目前尚未獲得批復;2015年3月之后并網項目的申報期未定;已進入補助目錄的可再生能源項目,補貼資金撥付通常滯后3-6個月。 第三,電力調度及交易機制不完善。 《實施意見》提出“開展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系統一體化運行,提高電力輸出功率的穩定性”,但由于配套的電力調度、市場交易和價格機制尚未建立,“一體化運行”在實際運行中難以實現。以青海龍羊峽水光互補項目為例,由于龍羊峽水電站是西北電網重要調峰調頻電站,其調度運行關系到西北電網的安全穩定、電能質量及新能源消納,目前該項目涉及的龍羊峽水電站及光伏電站均由西北網調直接調管,分別調度運行,難以實現一體化運行的要求。 第四,終端一體化集成供能項目接入電網標準有待進一步完善。 目前終端一體化集成供能項目尚未出臺接入電網的設計標準、技術導則及驗收規范,造成接入系統配置要求不明確,驗收缺乏依據,影響了項目的并網速度,并為并網后的安全運行留下隱患。 第五,“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信息管理系統”暫未設立多能互補項目填報入口 目前“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信息管理系統”暫無多能互補項目填報入口,分別填報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時,因項目名稱及項目代碼重復無法同時錄入,極大地影響了項目的規范管理及補貼申報。 |
相關文章
- 《青海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2019-01-22
- 陜西省青山保衛戰行動方案2019-04-11
- 陜西省藍天保衛戰2019年工作方案2019-04-11
- 青海省廢鉛電池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移制度試點實施方案2019-05-15
- 《陜西省各市(區)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工作目標》2019-07-05
- 陜西省統計局:全省節能環保產業重點企業調查報告2019-07-23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