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新能源車迎來爆發式增長
、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此來形容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可謂恰如其分。 近年來,在國家與省兩級利好政策共同推動下,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能源汽車產品產量增長155.6%,新能源和天然氣客運車輛已達12萬輛,比去年增加13%,其中LNG(液化天然氣)車輛1.7萬輛,居全國首位。山東省提出,到2020年,在全省建成充電站920座、充電樁35萬個,形成車樁相隨、布局合理、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新能源汽車即將獲得“身份證” 早在2009年,新能源公交車剛出現在濟南街頭,就引起了市民的關注。這種車身上標注有“新能源汽車大規模示范”字樣的公交車,能耗低,污染少,行駛平穩,又節能環保。 據了解,新能源公交車有兩個電瓶,一個普通電瓶,一個鋰電電瓶,可以自動充電。當汽車剎車時,能量可通過逆變器自動給電瓶充電。 與普通公交車40萬元左右的造價相比,新能源公交車的造價高達110萬元。不過,由于采用電動助力,可比普通公交車節省油耗30%,一年一輛車能省油9萬元,而且在尾氣排放方面幾乎達到了零污染,環保效益明顯。 目前,濟南市投放的新能源公交車已達數千輛,除了最初的油電混合動力公交車,更加節能環保的天然氣公交車和純電動公交車也已大批上路運行。 與新能源公交車的大規模示范相比,微小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略顯“粗放”。 2012年,記者參加泉城環保世紀行采訪活動期間,在濟南市人大院內第一次見到微小型新能源電動汽車。當時采訪團一行人對這輛造型新穎、小巧輕薄卻又“五臟俱全”的電動汽車紛紛發出“省油”“好停車”“真環保”的感慨。 其后幾年,這種電動汽車不溫不火,偶爾在城市里也能看到幾輛。直到去年,新能源汽車突然發力,每一個紅綠燈路口幾乎都能見到它的身影,數量迅猛增長,車型也越來越多。目前,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已有70多家,去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逾30萬輛,同比增長五成多。不過,這些新能源汽車一直未能獲得專門的牌照,在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嚴重缺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熱情。 好消息是,12月1日起,我國5個城市將試點發放新能源汽車號牌,濟南位列其中。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即將獲得合法“身份”。屆時,將會激發更多的消費熱情。 |
相關文章
- 山東省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方案(全文)2019-09-02
- 新能源汽車車電分離模式有望在海南試點2019-09-16
- 2019年度第二批山東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及原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新帶動項目公示2019-11-20
- 山東:濟南市2019-2020年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2019-12-09
- 《山東省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分行業治理指導意見》(涉及20個行業)2020-01-19
- 山東省貫徹落實〈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的若干措施》新聞發2020-10-20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