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實施方案【全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2〕2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精神,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產業競爭優勢,促進我省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把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汽車作為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主攻方向,按照市場主導、創新驅動、重點突破、協調發展、合理布局的要求,針對產業發展的“瓶頸”和“短板”,著力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制約,特別是東北地區寒冷氣候條件下應用的技術難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落實和完善扶持政策,優化配套環境,創新商業模式,擴大先進適用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走出一條健康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新路。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驅動相結合。積極發揮規劃引導和政策激勵作用,聚集科技和產業資源,鼓勵新能源汽車開發生產,引導市場消費。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新能源汽車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堅持產業轉型與技術進步相結合。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動汽車動力系統電動化轉型。堅持統籌兼顧,在培育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同時,大力推廣普及節能汽車,促進汽車產業技術升級。 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相結合。加強創新發展,把技術創新作為推動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和品牌。結合產業技術基礎和區域特征,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路徑。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深層次開展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探索合作新模式。 堅持培育產業與加強配套相結合。以整車為龍頭,培育并帶動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車聯網系統等產業鏈加快發展。促進充電設施、電網、新能源汽車產業協調發展,形成完備的產業配套體系。 (三)發展目標。 產業化取得重大進展。到2020年,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創新為驅動、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力爭達到3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達到產業化要求。 技術水平顯著提高。新能源汽車整車、動力電池及關鍵零部件技術整體上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掌握電驅動模塊、電池系統、電控系統、汽車電子和輕量化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使我省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整車能耗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配套能力明顯增強。培育一批“專、精、特、新”核心零部件重點企業,提高動力電池、驅動電機、控制系統、充換電設備、車聯網系統等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生產和市場供給能力,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配套體系。建立起覆蓋全省、布局合理、設備先進的充換電服務網絡,滿足新能源汽車運行需要。 推廣應用成效明顯。新能源汽車在全省得到普及應用,在城市公交、出租、郵政、物流運輸等公共領域推廣應用比例顯著提高。到2020年,各市年度新增及更換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比例逐年提高到30%以上,其中沈陽、大連兩市逐年提高到35%以上。 |
相關文章
- 關于發布《京津冀地區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實施方案》及征集試2018-12-25
- 《遼寧省水污染防治條例》(全文)2018-12-25
- 《海南省清潔能源汽車推廣2019年行動計劃》2019-03-27
- 海南:2030年起全面禁售燃油汽車2019-03-27
- 《遼寧省貫徹落實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委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07-22
- 新能源汽車車電分離模式有望在海南試點2019-09-1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