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6年環境狀況公報(3)
(三)聲環境 1、城市區域噪聲 全省9個地級以上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晝間等效聲級按《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進行監測評價,平均值為54.3dB(A),與2015年基本持平。白城市、松原市、延吉市、吉林市、遼源市等5個城市晝間區域聲環境質量為二級水平,占55.6%;白山市、長春市、四平市、通化市等4個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為三級水平,占44.4%。
2、道路交通噪聲 全省9個地級以上城市晝間監測道路交通干線905.6公里,其中超標路段283.2公里,占31.3%。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66.2dB(A),與2015年相比下降1.1dB(A)。
3、功能區噪聲 全省9個地級以上城市共對110個點位開展功能區噪聲監測。城市療養區、居住區、混合區、工業區、交通干線兩側區域和鐵路干線兩側區域等功能區晝間噪聲平均達標率分別為75.0%、59.3%、80.0%、93.4%、95.7%和90.0%,夜間噪聲平均達標率分別為25.0%、28.7%、56.0%、74.7%、29.4%和22.5%。 (四)生態環境 按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值)評價,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等級為“良”。從空間分布來看,生態環境質量具有由西向東逐漸變好的分布特征。9個市(州)中,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生態環境狀況等級為“優”;白山市、吉林市、遼源市和通化市4個城市的生態環境狀況等級為“良”;松原市、四平市、白城市和長春市4個城市的生態環境狀況等級為“一般”。與2015年相比,生態環境狀況無明顯變化。
(五)輻射環境 全省輻射環境質量總體狀況良好。全省環境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自動監測結果年均值范圍為68.1-115.6nGy/h,在我省輻射環境本底水平范圍52.3-160.7之內,未見異常;全省主要河流放射性核素濃度監測、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監測、主要城市典型環境和典型污染源外環境電磁輻射監測結果均未見異常。 (六)固體廢物 全省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4466.99萬噸,貯存量為697.77萬噸,綜合利用量2480.7萬噸,處置量為1289.91萬噸; 危險廢物產生量為186.22萬噸,貯存量為62.9萬噸,綜合利用量62.83萬噸,處理量為60.76萬噸。 全省批準移入危險廢物9903.8噸,移出危險廢物24908噸,移出總量大于移入總量。 |
相關文章
- 吉林省2018年度水污染防治中央儲備庫項目清單2018-10-09
- 《吉林省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2019-01-22
- 吉林省重點流域劣五類水體專項治理和水質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19-2020年)2019-01-22
- 《2018年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19-05-13
- 圖解2018年江蘇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19-05-13
- 吉林省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持證企業名單(2019年4月更新)2019-05-21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