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工作方案》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南省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 湘政辦發〔2017〕62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湖南省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工作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11月10日 (此件主動公開) 湖南省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工作方案 為深入推進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濕地保護修復制度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6〕89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建立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全面保護濕地,強化濕地利用管控,推進退化濕地修復,提升全社會濕地保護意識,增強"一湖三山四水"生態屏障的服務功能,助推湖南由綠色大省向生態強省轉變,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提供重要保障。 (二)基本原則。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和作用的可持續性,強化生態保護紅線管控,確保全省濕地面積不減少,科學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堅持全面保護、分級管理。將全省所有濕地納入保護范圍,重點加強國際重要濕地、國家和省級重要濕地以及自然濕地的保護與修復,并按濕地類型、面積及重要性差異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濕地保護負總責,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堅持綜合協調、分工負責。充分發揮林業、國土資源、環保、水利、農業等濕地保護管理相關部門的職能作用,協同推進濕地保護與修復。堅持分類施策、科技支撐。針對不同類型濕地存在的問題,結合區域生態經濟發展需求,依托科技力量,科學論證,因地制宜提出保護與修復技術路線,對癥施策。堅持注重成效、嚴格考核。將濕地保護修復成效納入對全省各級政府領導干部的考評體系,嚴明獎懲制度。 (三)總體目標。實行濕地面積總量管控,到2020年,全省濕地面積不低于1530萬畝,其中,自然濕地面積不低于1200萬畝,修復濕地面積100萬畝,全省濕地保護率穩定在72%以上,濕地占補平衡率達到100%。建立和完善濕地保護修復相關制度體系,實施濕地分級分類動態管理,構建濕地監測評價與監管執法聯動機制。 二、建立健全濕地分級管理體系 (四)建立濕地分級體系。根據生態區位、生態系統功能和生物多樣性及國家有關規定,將全省濕地劃分為國家重要濕地(含國際重要濕地)、省級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省林業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省級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認定標準和管理辦法,明確相關管理規則和程序,發布省級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名錄,并及時更新全省濕地名錄。(省林業廳牽頭,省發改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水利廳、省農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級人民政府負責落實。以下均需各級人民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五)探索開展濕地管理事權劃分改革。堅持權、責、利相統一的原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并結合我省實際情況,探索開展濕地管理方面的中央、省、市州、縣市區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明晰國家重要濕地、省級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的事權劃分。(省財政廳、省林業廳會同有關部門負責) (六)完善濕地保護修復管理體系。對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區位重要的濕地,要積極通過設立國家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保護小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方式加強保護,加快濕地保護體系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具有國內外重大影響的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加強各級濕地保護管理機構的能力建設,夯實保護基礎。在國家和省級重要濕地探索建立濕地保護公益崗位,建立完善縣、鄉、村三級管護聯動網絡,創新濕地保護管理形式。(省林業廳、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水利廳、省農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實行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 (七)落實濕地面積總量管控。根據全面保護原則,將全省濕地納入管控范圍,逐級分解落實到各市州、縣市區,確定濕地面積管控目標。合理劃定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的濕地范圍,明確濕地名錄。納入名錄的濕地要落實到具體地塊,明晰"四至邊界",全部建檔立冊,上圖入庫。經批準征收、占用濕地并轉為其他用途的,用地單位要嚴格按照"先補后占、占補平衡"的原則,負責恢復或重建與所占濕地面積和質量相當的濕地,增補濕地納入全省濕地名錄管理,確保濕地面積不減少。(省林業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發改委、省環保廳、省水利廳、省農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提升濕地生態功能。制定我省濕地生態狀況評定標準,從影響濕地生態系統健康的水量、水質、土壤、野生動植物等方面完善評價指標體系,確保全省重要江河湖泊濕地生態服務功能及其生物多樣性得到逐步提升,濕地重要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不減少。到2020年,全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92%以上,長江、珠江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分別達到93.2%以上和100%,湘江、資水、沅水、澧水干支流及洞庭湖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90%。(省林業廳、省環保廳、省水利廳、省農委、省發改委、省國土資源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建立濕地保護成效獎懲機制。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濕地保護負總責,政府主要負責人承擔主要責任,其他有關負責人在職責范圍內承擔相應責任。要將濕地面積、濕地保護率、濕地生態狀況、濕地修復任務完成情況等保護成效指標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等制度體系,建立健全獎懲機制和終身追責機制。(省林業廳牽頭,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發改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水利廳、省農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
相關文章
- 《湖南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2019-01-15
- 《湖南省鄉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工程專項規劃設計技術導引》2019-08-01
- 湖南省縣以上城市污水治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19—2021年)2019-08-01
- 《湖南省鄉鎮排水與污水處理工程專項規劃設計技術導引》2019-08-20
- 《湖南省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四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2年)》2019-09-10
- 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解讀《湖南省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四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09-10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