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發布《關于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3)
四、修補城市功能,提升環境品質 (八)填補基礎設施欠賬。大力完善城市給水、排水、燃氣、供熱、通信、電力等基礎設施,加快老舊管網改造,有序推進各類架空線入廊。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垃圾處理設施、公共廁所、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提高基礎設施承載能力。統籌規劃建設基本商業網點、醫療衛生、教育、科技、文化、體育、養老、物流配送等城市公共服務設施,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九)增加公共空間。加大違法建設查處拆除力度,積極拓展公園綠地、城市廣場等公共空間,完善公共空間體系。控制城市改造開發強度和建筑密度,根據人口規模和分布,合理布局城市廣場,滿足居民健身休閑和公共活動需要。加強對山邊、水邊、路邊的環境整治,加大對沿街、沿路和公園綠地周邊地區的建設管控,禁止擅自占用公共空間。 (十)改善出行條件。加強街區的規劃和建設,推行“窄馬路、密路網”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打通斷頭路,形成完整路網,提高道路通達性。優化道路斷面和交叉口,適當拓寬城市中心、交通樞紐地區的人行道寬度,完善過街通道、無障礙設施,推廣林蔭路,加快綠道建設,鼓勵城市居民步行和使用自行車出行。改善各類交通方式的換乘銜接,方便城市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鼓勵結合老舊城區更新改造、建筑新建和改擴建,規劃建設地下停車場、立體停車樓,增加停車位供給。加快充電設施建設,促進電動汽車的使用推廣。 (十一)改造老舊小區。統籌利用節能改造、抗震加固、房屋維修等多方面資金,加快老舊住宅改造。支持符合條件的老舊建筑加裝電梯,提升建筑使用功能和宜居水平。開展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完善照明、停車、電動汽車充電、二次供水等基礎設施,實施小區海綿化改造,配套建設菜市場、便利店、文化站、健身休閑、日間照料中心等社區服務設施,加強小區綠化,改善小區居住環境,方便居民生活。 (十二)保護歷史文化。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做好城市歷史風貌協調地區的城市設計,保護城市歷史文化,更好地延續歷史文脈,展現城市風貌。鼓勵采取小規模、漸進式更新改造老舊城區,保護城市傳統格局和肌理。加快推動老舊工業區的產業調整和功能置換,鼓勵老建筑改造再利用,優先將舊廠房用于公共文化、公共體育、養老和創意產業。確定公布歷史建筑,改進歷史建筑保護方法,加強城市歷史文化挖掘整理,傳承優秀傳統建筑文化。 (十三)塑造城市時代風貌。加強總體城市設計,確定城市風貌特色,保護山水、自然格局,優化城市形態格局,建立城市景觀框架,塑造現代城市形象。加強新城新區、重要街道、城市廣場、濱水岸線等重要地區、節點的城市設計,完善夜景照明、街道家具和標識指引,加強廣告牌匾設置和城市雕塑建設管理,滿足現代城市生活需要。加強新建、改擴建建筑設計管理,貫徹“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筑方針,鼓勵出精品佳作,促進現代建筑文化發展。 五、健全保障制度,完善政策措施 (十四)強化組織領導。各城市要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確定“城市雙修”工作的目標和任務,明確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住房城鄉建設、規劃部門要爭取城市主要領導的支持,將“城市雙修”工作列入城市人民政府的重要議事議程。研究建立長效機制,持續推進“城市雙修”工作。 (十五)創新管理制度。積極開展“城市雙修”試點工作,創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方式,探索形成有利于“城市雙修”的管理制度。研究城市公共空間拓展的激勵機制,鼓勵增加公共空間。抓緊建立公共建筑拆除管理程序和評估機制,制止城市大拆大建。完善園林綠化管理制度,研究建立生態修復補償機制,切實保護和增加綠色空間。 (十六)積極籌措資金。要爭取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的支持,多渠道增加對“城市雙修”工程項目的投入。推動將重要的“城市雙修”工程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保持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城市雙修”項目,發揮好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鼓勵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發動社會力量推進“城市雙修”工作。 (十七)加強監督考核。各省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本地區“城市雙修”工作跟蹤指導,督促各城市建立考核制度,嚴格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和工作問責。我部將研究制訂“城市雙修”工作評價考核辦法,定期組織開展全國“城市雙修”實施成效評價,并把評價結果納入國家園林城市、生態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評審考核范圍。
(十八)鼓勵公眾參與。加強宣傳工作,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普及生態環保知識,提高社會公眾對“城市雙修”工作的認識。要創造條件,鼓勵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及時聽取社會各界和有關專家的意見,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深入細致做好群眾工作,認真聽取群眾訴求,維護群眾利益,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讓群眾在“城市雙修”中有更多獲得感。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17年3月6日 |
相關文章
- 一圖讀懂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生態環保工作2021-03-15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草原保護修復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21〕7號)2021-04-01
- 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2021-04-27
- “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2021-08-31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2021-09-13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2021-10-25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