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環保部通過《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二次修訂稿(3)
時間:2014-05-30 15:32來源:財新《新世紀》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2014年4月,環保部通過《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二次修訂稿(以下稱新標),近日將會同國家質檢總局擇機公布。
另一位參與標準制定者、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退休教授聶永豐對財新記者說,如果照抄歐盟標準,卻根本做不到,是不科學的。“標準就是讓絕大多數跳一跳能夠得著,懲罰那些做不到的。” 北京市環境衛生設計科學研究所所長衛潘明告訴財新記者,其實北京當前運行的垃圾焚燒廠都是超前建設,“等你這個標準出來肯定滿足,我估計再提一次標還能滿足。” 但是考慮到全國平均水平,“具有國際水平的現代化焚燒技術和簡易焚燒技術并存”的現狀,新標對于非發達地區的焚燒廠建設,具有更強的指導價值。 鄰避之避 垃圾焚燒成為受熱議的公眾話題,始自2006年。當年,北京六里屯居民從網站上獲悉,海淀區政府計劃在附近修建一座生活垃圾焚燒廠,居民們通過申訴信、與政府面對面交流、打橫幅標語等方式,表達反對意見。 這是第一起引發全國注意的反焚燒行動。環保組織、學者、公益律師和媒體記者參與到這場公眾討論中,并形成主燒和反燒兩個陣營,許多今天仍在激辯的問題即發萌于此—— 垃圾焚燒的標準是否意味著安全?二惡英對人體健康是否存在安全閾值?如何確保污染控制? 居民反感的根源并不在焚燒廠,而是在六里屯存在七年之久的垃圾填埋場。惡臭侵擾,讓居民成了驚弓之鳥。衛潘明曾在北京市政市容管委固廢管理處工作,他向財新記者回憶,自己在六里屯做居民工作時,對方的邏輯非常簡單:你們連垃圾填埋場都搞不好,我們怎么相信你能搞好焚燒廠? 2009年10月,廣州番禹發起抗議垃圾焚燒廠活動。廣東省省情調研中心的民調數據顯示,94.4%的受訪者在回答為何不贊成時,選擇了“因垃圾發電廠建設與民生息息相關,政府有關部門在決策過程中未能廣泛征求民意”這一項。 該焚燒項目2004年確定選址,2006年通過選址審批,直到2009年媒體通報前,當地居民一直被“蒙在鼓里”,沒有接到通報,也沒有聽證會等征求意見程序。 梳理垃圾焚燒鄰避運動,激起民憤的導火索往往與技術、標準等問題關系不大,矛頭指向多是當地政府工作失當。最近在武漢上演的沖突案例亦如此。2014年3月,武漢市漢陽區居民在鍋頂山垃圾焚燒發電廠前持續抗議,警民對峙,六人被捕。這座處理醫療廢物的工廠距離居民區最近不到100米,遠低于800米標準,而且未通過環保竣工驗收,卻長年違規運行。 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講師鄭衛分析認為,除了政府集權模式、城市規劃過度行政化阻礙公眾參與,鄰避的原因仍十分復雜,包括公眾對房產貶值、人身健康的擔憂;居民缺乏專業知識,極有可能將公眾參與演變為公眾摻和,產生新的沖突。 |
相關文章
-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的通知2024-09-09
- 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與自愿減排市場銜接工作的通知2024-09-12
-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2024-09-12
- 工業高鹽廢水處理主要政策匯總2025-02-19
-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2025-03-14
-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2025-04-02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