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
德國歐綠保集團:第三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綠色煤炭垃圾處理廠
時間:2015-05-14 11:15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王爾德 點擊:
次
通過多級的機械與各種分選技術,將垃圾中有害的物質提前分離出來,如含有氯元素的聚氯乙烯塑料(PVC塑料)和重金屬。這樣就在對垃圾進行熱利用的時候,從源頭上遏制了二噁英的生成,而不是采用先生成再處理的傳統控制方式,是一種更綠色環保的技術。歐綠保的第三代技術已經在歐洲有了多年的運行實例,獲得了社會與民眾的廣泛接受與認可。
專訪歐綠保集團董事長史偉浩:“看好第三代垃圾處理技術在中國的市場前景”。
史偉浩建議,中國不要走德國的彎路,在技術路線選擇上,可以考慮選擇從第一代跳到第三代垃圾處理技術,以更小的經濟和社會成本早日破解垃圾圍城。
作為德國最大的環保服務、垃圾處理和原材料供應企業,歐綠保集團在2014年之前,在公眾的視野里并不是一家知名度特別高的企業。
2014年3月,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見證下,中德金屬集團、廣晟集團、德國歐綠保集團三方簽約,在中德金屬生態城共建葉綠寶資源再生基地,項目占地1000畝,計劃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
此后,歐綠保引發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公開資料顯示,歐綠保集團是全球十大資源再生及環保企業之一,總部位于柏林,業務遍及歐洲、亞洲和美洲地區,中國是其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之一,其在華項目涉及廢舊汽車和金屬的回收再利用、第三代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即綠色煤炭)、餐廚垃圾和電子廢棄物處理等。
其中,第三代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引人關注。 該技術名為機械物理/生物穩定化技術(Mechanical Physical/Biological Stabilization),是指對生活垃圾進行減量無害資源化處理,從廢棄物中分離出有價值的材料,剔除危險廢棄物和惰性物質,并最終將剩余物制作成垃圾衍生燃料,廣泛應用于電廠、水泥廠等工業企業生產,也被稱為“綠色煤炭”。采用該技術的兩個柏林垃圾處理廠,從2005年以來已經有效處理了柏林的一半垃圾。
歐綠保看好中國固廢處理和再生利用市場,為此歐綠保集團董事長史偉浩(Axel Schweitzer)將家搬到了中國。
“20年前我第一次來中國,是和當時的德國環保部部長、現在的總理默克爾一起來的,自打那次以后我就經常到中國來,近來的三四年間到中國來變得非常的頻繁。”歐綠保集團董事長史偉浩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直到一年多以前,我把全家都從德國搬到了中國。
史偉浩分析,中國現在面臨著垃圾圍城的挑戰,中國政府在《“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減少原生生活垃圾填埋量,優先采用焚燒處理技術,其他具備條件的地區可通過區域共建共享等方式采用焚燒處理技術;有條件的地區,宜集成多種處理技術統籌解決生活垃圾處理問題。
“作為繼衛生填埋和焚燒發電之后的第三代垃圾處理技術,在中國有著很大市場。”史偉浩介紹,“但我希望中國不要走德國的彎路,在技術路線選擇上,可以考慮選擇從第一代跳到第三代垃圾處理技術,以更小的經濟和社會成本早日破解垃圾圍城。”
1/5收入來自中國市場
問:歐綠保集團中國區2014年的營業收入大概有多少?
史偉浩:整個集團2014年收入是25億歐元,2/3的收入來自以德國為主的歐洲市場,1/3的收入來自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區域市場,其中大部分是中國市場的收入,具體可占到集團收入的1/5左右。
雖然我們進入中國已有二十多年,但過去我們主要在做以再生有色金屬、塑料和紙張為代表的再生產品貿易,只是到2011年之后我們才開始把資源再生循環綜合利用技術,帶到中國來,開拓環境治理市場。
問:歐綠保進入中國已有二十多年,我們為什么直到2011年才開始轉型,開拓廢物處理市場?
史偉浩:從20年前第一次來中國到近期定居中國,我見證了中國政府環境發展戰略不斷往前推進的歷史過程。盡管從 “十五”開始,中國就開始對環保、可持續性發展有了明確的要求,我也看到了這個方向。
我覺得,在2011年前后中國加大環保力度,將可持續性發展提到了非常高的議事日程上來,幾乎可以說,已經拋棄了過于強調GDP增長數量的模式,而是更看重有質量、真正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內涵。所以2011年開始,我覺得中國的環保會有大的發展。中國在兩年前已經成為世界上廢物產出量最大的國家,我們堅信在廢物量規模這么大的時候一定需要最先進的技術。
問:未來歐綠保希望中國的營業收入能夠占到全球的多大比重?
史偉浩:我們還在市場開拓的前提,我想強調的是,現階段我們并不是要像中國汽車行業一樣,提出諸如在未來五年比現在多賣50%的汽車目標,收入比現在增加多少多少億。我們更看重的是,如何把德國最先進的資源再生技術能夠帶到中國來,如何跟中國大的國企、私企進行公私結合的合作,如何能夠促使我們的技術落地,能夠應用在中國各個不同的固廢領域。
建議中國采用第三代垃圾處理技術
問:目前德國已經禁止了垃圾填埋技術,那么與垃圾焚燒發電相比,歐綠保推出的第三代垃圾處理技術,有哪些特點?
史偉浩:世界上的垃圾處理技術,從發展歷程來看,共經歷了三代:
第一代也是最古老的垃圾處理技術是填埋。不管是簡易填埋還是衛生填埋,垃圾堆積產生的滲濾液與所含重金屬對地下水與土壤的長期潛在污染威脅都不可忽視。同時隨著城市垃圾數量的飛速增長,現有垃圾填埋場的壽命多半無法達到預期規劃年限,需要不斷的增建擴容,寶貴的土地資源被浪費。由于上述多種原因,垃圾填埋已經在世界范圍內被認為是不可持續發展的垃圾處理手段。例如在德國,根據《德國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條例》(TA Siedlungsabfall)與《德國垃圾填埋條例》(Abfallablagerungsver-ordnung)的規定,已于2005年6月1日起全面禁止垃圾直接填埋。
第二代是目前廣泛采用的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垃圾焚燒發電技術最早從歐洲發源,伴隨著多年來不斷的優化成熟,已經慢慢形成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主要解決方法。燃燒垃圾進行發電對垃圾中所含有的熱值進行了充分的利用,是垃圾熱利用的有效方式。
但是由于中國原生垃圾含水率高,成分復雜,直接焚燒需要特別謹慎的對排放煙氣與飛灰進行處理,以避免產生二噁英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由于現代社會里公民不斷增強的環保衛生意識與健康意識,垃圾焚燒項目經常在規劃與選址的時候遇到困難,容易引起市民的擔憂。
歐綠保所開發的第三代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從兩個角度解決了現有垃圾處理的問題:
第一個是垃圾中不僅只有熱值被利用,同時還在處理過程中將所有有價值的物質再回收利用,提高了垃圾再生循環利用率,在對垃圾進行能源化利用的同時也實現了資源化利用。
第二是通過多級的機械與各種分選技術,將垃圾中有害的物質提前分離出來,如含有氯元素的聚氯乙烯塑料(PVC塑料)和重金屬。這樣就在對垃圾進行熱利用的時候,從源頭上遏制了二噁英的生成,而不是采用先生成再處理的傳統控制方式,是一種更綠色環保的技術。歐綠保的第三代技術已經在歐洲有了多年的運行實例,獲得了社會與民眾的廣泛接受與認可。在德國嚴苛的環保標準下,我們的綠色煤炭垃圾處理廠甚至被允許建在巧克力工廠旁邊,是真正的“零抗議”第三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
|
相關文章
- 德國法國核電行業分析2014-12-29
- 德國建筑垃圾處理行業:德國明確地方政府是處理建筑垃圾責任主體2015-03-03
- 德國:大力開發利用可再生資源2015-03-12
- 李佳慧:德國能源結構及清潔能源變革2015-04-23
- 棄核推動德國能源創新2015-11-16
- 德國投資12億歐元積極促進電動汽車發展2016-05-06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