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爾垃圾填埋場的經驗
垃圾廢棄物需要先消毒,再分區填埋,還要對其進行搬運、鋪開、軋平、覆土等作業
隨著中國城鎮化的進一步推進,如何有效進行垃圾處理和管理已成為每個城市追求可持續發展時必須面對的問題。解決好垃圾處理的問題,城市經濟的發展才能與人口、環境、資源相協調。垃圾處理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貫穿整個垃圾管理的全過程,已成為垃圾處理和管理的核心內容。 在垃圾處理和管理問題上,韓國擁有先進的處理技術和豐富的管理經驗。韓國采取以填埋為主的處理方式。韓國首都圈垃圾填埋場是韓國最大的填埋場,承擔著首都圈58個地區、2400萬人口的生活垃圾和工業廢料處理任務,被譽為垃圾集中填埋成功典范。其經驗對于我國的城市垃圾處理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走進首都圈垃圾填埋場 為了更好地研究垃圾問題,北京師范大學綠色發展課題組應邀赴韓國首都圈垃圾填埋場考察,作為課題組成員,我們有幸參與了這部分的具體研究工作。韓國首都圈垃圾填埋場從1989年開始填海,1992年正式運營,目前垃圾填埋場占地面積為1979萬平方米,約有2800個足球場大小,占整個韓國垃圾填埋面積的68%,垃圾處理能力為22800萬噸,日處理量1.8萬噸。截至2013年,投入使用20年的第一填埋場,對首都圈生活垃圾和工業廢料的處理任務已經完成,按照規劃,第二填埋場、第三填埋場和第四填埋場要繼續承擔首都圈未來30年的垃圾填埋任務。 5月14日中午,結束對韓國環境公團的訪問后,課題組馬不停蹄前往位于韓國金浦區的首都圈垃圾填埋管理公社。我們興致勃勃地猜想,這個規模巨大的垃圾填埋場是如何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的。 首都圈垃圾填埋管理公社的工作人員早已等在門口,直接帶我們進入垃圾填埋現場實地考察。我們原以為垃圾填埋場大概是雜亂堆放、臭氣熏天,但隨著車子慢慢駛入填埋現場,眼前的場景徹底顛覆了我們以往對垃圾填埋的認知。這里井然有序,垃圾的氣味被降至最低,絲毫沒有刺鼻的感覺,有的地方甚至鳥語花香,宛如公園。當聽到工作人員介紹,這里還將是2014年亞運會賽場之一時,我們的好奇心達到頂峰:是怎樣的處理技術和管理理念,使得垃圾轉化成能源,填埋場被變為寶地?
程序科學,技術先進 在考察中,我們看到,韓國首都圈垃圾填埋場并不是簡單填埋垃圾廢棄物,而是以綠色理念為指導,嚴格按照科學的程序和先進的技術,對垃圾進行衛生填埋和安全填埋。具體來說,有以下幾方面: |
相關文章
- 韓國出臺治霾新政 但沒搞清楚霧霾來源2016-07-04
- LG化學將向NASA提供宇航服用鋰電池2016-07-29
- 到2020年韓國投資366億美元發展清潔能源2016-08-03
- 韓國鼓勵本國企業投資美國頁巖氣項目2017-01-05
- 韓國動力電池三巨頭在歐洲建廠2017-06-07
- 韓國氫能發電遇挑戰:存在技術差距 研發投入不足2019-04-0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