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天然氣的消費量可能比2015年增長一倍
全球環保研究網訊,在11月15日召開的2014年中國氣體清潔能源發展與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以下簡稱“高層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王禹民公開表示,加快發展氣體清潔能源,將成為推動我國能源轉型的重要方向。 王禹民指出,根據BP能源統計,在2013年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占30.1%,石油占32.9%,天然氣占23.7%,非化石能源占13.3%,石油和天然氣是主體能源,石油消費高于天然氣。王禹民表示,根據有關研究機構預測,由于天然氣的清潔性、便利性,以及目前頁巖氣、煤層氣、致密氣等非常規天然氣的快速發展和分布式能源的廣泛應用,未來天然氣消費量將可能超過石油,成為世界第一大主體能源。 在高層論壇上,中石化總地質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永生介紹,所謂氣體能源主要包括常規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天然氣水合物、煤制甲烷等。根據新一輪油氣資源評價和全國油氣資源動態評價(2013年),我國氣體清潔能源地質資源量為335.72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91.71萬億立方米。根據每年消費4100億立方米(消費水平比目前翻一番)測算,我國天然氣資源可供開采200年以上。因此,天然氣資源開發程度低,發展前景遠大。 “根據有關測算分析,2020年我國天然氣的消費量可能比2015年增長一倍,達到4100億立方米,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2%左右,成為未來我國能源革命的重要引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在高層論壇上指出。 2020年頁巖氣產量力爭超過300億立方米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們將按照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和新一屆國家能源委首次會議的部署,按照陸地與海洋并舉、常規與非常規并重的原則,加快常規天然氣遞增上產,加快突破非常規天然氣發展瓶頸,促進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王禹民透露,為此國家將主要采取五方面的措施。 王禹民指出,首先要加快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開發。以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南海為重點,加強西部低品位、東部深層、海域深水三大領域科技攻關,加大勘察開發力度,力爭取得大突破、大發現,努力建設8個年產量百億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天然氣生產基地。到2020年,累計新增常規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5.5萬億立方米,年產常規天然氣1850億立方米。 王禹民介紹,其次是重點突破頁巖氣和煤層氣開發。加強頁巖氣地質調查研究,加快“工廠化”、“成套化”技術研討和應用,探索形成先進適用的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模式和商業模式,培育自主創新和裝備制造能力。著力提高四川長寧-威遠、重慶涪陵、云南昭通、陜西延安等國家級示范區儲量和產量規模,同時爭取在湘鄂、云貴和蘇皖等地區實現突破。到2020年,頁巖氣產量力爭超過300億立方米;以沁水盆地、鄂爾多斯盆地東緣為重點,加大支持力度,加快煤層氣勘探開發步伐,到2020年煤層氣產量力爭達到300億立方米。 |
相關文章
- 關于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和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意見2018-04-27
- 國際能源署:中國仍然是最大的能源投資市場2018-08-03
- 天然氣市場提前出現“量緊價漲”2018-08-24
- 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突破2800億方2019-04-03
- 城市燃氣企業有哪些發展新動向、新機遇?2019-04-10
- 天然氣企業加速“出海”拿大單2019-05-0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