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成型燃料行業:每年8億噸秸稈待利用
時間:2015-05-26 11:52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成型燃料是世界可再生能源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我國的生物質成型燃料產業也得到了很大發展。目前我國還有約4.4億噸標準煤的生物質資源有待能源利用”。在2015節能環保爐具(鍋爐)及生物質成型燃料行業發展論壇上,有專家表示,初步估算,2014年我國秸稈可收集量8億噸,如果加工為成型燃料,可折合4億噸標準煤,但是當前實際利用的比率較低。
農業部規劃設計院能源研究所所長趙立欣表示,生物質能行業面臨機遇和挑戰。業內人士認為,生物質能如果利用好的話,可以滿足城鎮化進程中新增加的8億噸標煤的需求。
當然,如果利用不科學,生物質也是一個大的污染源。河南農業大學原校長張百良介紹說,北京市生物質燃燒對PM2.5的貢獻率是4%左右,而且主要是荒燒。
農業部科教司生態能源建設處副處長強少杰介紹說,相關研究表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每年因秸稈焚燒問題,向大氣排放的顆粒物有數10萬噸。秸稈焚燒產生的有害氣體及顆粒物成為霧霾天氣的污染源之一。抓好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是當前治理大氣污染的一項有效措施。
與會專家認為,我國生物質資源豐富,從保護環境和能源安全考慮,應充分利用生物質能源。但是,目前還存在政策不到位、收集困難等問題。
“目前,秸稈‘收貯運’存在很大困難,我國農村的實際生產情況,嚴重限制了生物質成型燃料的大規模發展。” 企業代表在2015節能環保爐具(鍋爐)及生物質成型燃料行業發展論壇表示。
企業代表認為,一些成型燃料生產企業通過多年的摸索與實踐,采取的“公司+網點+農戶”模式比較適合我國農村當前情況。這樣,公司可以實現規?;洜I,遍布農村的網點可以解決秸稈的“收貯運”難題;與農戶結合,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可以解決原料供應和終端應用問題。只有讓產業鏈上的利益相關方實現分工協作,都能從中受益,才能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據河北天太生物質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介紹,天太在河北省建立了50余個秸稈加工點,建立多個成型燃料生產基地,實現了規模化運營,年生產5萬噸成型燃料。
楊小亮還介紹了區域內秸稈能源化利用全產業鏈運行模式(政府+企業),2015年天太公司與石家莊市鹿泉區政府簽訂了發展建設20萬平方米的生物質供熱項目。按照“政府補貼、鄉鎮主導、企業參與”的原則,對農作物秸稈進行收集、打捆、裝袋、清運、壓塊處理。
區政府負責資金補貼、政府扶持,鄉鎮(區)負責收集、打捆、裝袋和集中存放,各鄉鎮(區)在轄區內合理設置秸稈臨時集中存放點。支持企業投資建立秸稈綜合利用加工基地及生物質鍋爐燃燒示范項目。項目投產后的生物質燃料全部應用于區域內燃煤鍋爐的改造。
天太公司負責提供打捆機、拉運秸稈。企業向各鄉鎮(區)免費提供打捆機,同時,無償到各鄉鎮(區)秸稈臨時集中存放點拉運打捆和裝袋秸稈。負責投產后區域內生物質鍋爐燃煤鍋爐改造項目。
據介紹,江蘇的生物質燃料公司也摸索了自己的收集生產模式,有的公司與附近鄉鎮村簽訂了長期秸稈供需合同,公司下轄分公司,分公司將收集的秸稈粉碎運到總公司加工。
有的公司在各地市設立成型燃料生產基地,收集的秸稈就地生產成型燃料,燃料加工分布在各個分公司和加工網點,總公司進行統一回收銷售?;緦崿F了市場化、規?;?、標準化,市場效益很好。
|
相關文章
- 環保部:如何界定生物質成型燃料類型有關意見2014-11-08
- 生物質成型燃料收購模式探索2014-12-16
- 生物質燃料標準通過預評審2014-12-16
- 給生物質成型燃料一張清潔燃料的“身份證”2016-11-29
- 生物質成型燃料或成高污染?能不能讓排放指標說了算2017-02-14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