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成型燃料收購模式探索
全球環保研究網訊,在整個生物質成型燃料的產業鏈中,存在問題最多的是“收、貯、運”環節,尤其是收購秸稈等原料比較困難。 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節能爐具專業委員會專家認為,生物質產業不適合大規模發展。“我國的農林生物質原料分散、多樣、收獲期短,收集、運輸、貯存難度大,大場地難找,防雨、防火、防霉變要求高,還存在電力、運輸半徑等問題。另外,大規模生產還需要考慮配套打捆機、粉碎機、烘干機,加上人工等,投入大、收益小、回報周期長、投資不劃算。” 專家介紹說,一些成型燃料生產企業通過多年的摸索與實踐,采取的“公司+網點+農戶”模式,比較適合我國農村當前情況。公司可以實現規模化經營,遍布農村的網點可以解決秸稈的收、貯、運難題;與農戶結合,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可以解決原料供應和終端應用問題。只有讓產業鏈上的利益相關方實現分工協作,都能從中受益,才能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河北天太生物質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通過在多個地方設立秸稈加工點,建立多個成型燃料生產基地,實現了規模化運營,僅去年就在河北省建立了50余個秸稈加工點,具備了年產15萬噸成型燃料的生產能力。 江蘇寶祥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與附近鄉鎮村簽訂了長期秸稈供需合同,解決了秸稈收集難題。公司下轄4個分公司,將收集的秸稈粉碎運到總公司加工,年生產能力達到10萬噸,產品銷往蘇州、昆山、上海、廣州等沿海禁煤地區的鍋爐房,基本實現了市場化、規模化、標準化,市場效益很好,現在公司正在擴大投資生產規模。 江蘇國綠生物質燃料有限公司先后在徐州、蘇州、淮安建立了分公司,僅淮安地區就設立38家分公司20個生產基地,規劃年消耗秸稈量要達到20余萬噸。燃料加工分布在各個分公司和加工網點,總公司進行統一回收銷售。 專家認為,盡管企業的市場發展模式各有各的招,但是套路基本相通,通過市場檢驗,也切實可行。 (原標題:原料收購難怎么辦? “公司+網點+農戶”模式適合國情) |
相關文章
- 環保部:如何界定生物質成型燃料類型有關意見2014-11-08
- 生物質燃料標準通過預評審2014-12-16
- 生物質成型燃料行業:每年8億噸秸稈待利用2015-05-26
- 給生物質成型燃料一張清潔燃料的“身份證”2016-11-29
- 生物質成型燃料或成高污染?能不能讓排放指標說了算2017-02-14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